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今日乌克兰美术

\

图基谢廖夫卡兹别克山脚

  2012年8月,应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邀请,我与俄语专业出身的夫人,一同前往该国考察访问。从首都基辅,到老城利沃夫,沿着原始森林的外科尔巴阡山到达海滨城市敖德萨,顺着黑海沿岸的雅尔塔、苏达克到最东边的克里姆;逆流而上直抵第聂伯河的中游城市罗伯斯克和哈尔科夫,最后到了大文豪果戈理的故乡波尔塔瓦,前后27天。一路上,高山、大海、河流、原野、村庄……美不胜收,而考察当下的乌克兰美术则是此行程中的重要项目。一路走来,我们参观了基辅的乌克兰美术馆、基辅美术馆,敖德萨的东西方美术馆和敖德萨美术馆、哈尔科夫美术馆,费奥多西亚的艾伊瓦佐夫斯基美术馆,并访问了乌克兰美协、乌克兰美术学院,与乌克兰的画家们进行了艺术交流,感受颇多。

  乌克兰的发展要归功于战略性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流经这里的第聂伯河,开辟了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商路。同时这里土地肥沃,是一条民族迁徙之路,更镌刻着几个世纪以来饱受外族侵略的历史:乌克兰境内有奥匈帝国修的边境城镇、波兰人的城堡、鞑靼人的王宫以及古希腊城堡的遗迹和热那亚人在黑海之滨修建的港口。cDn-wWw.2586.waNg在蒙古人13世纪人侵之前乌克兰已经是欧洲的一流强国了,因此乌克兰出现了世界级的文学、艺术家。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二战后乌克兰作为苏联时期的美术最大省份,留下了非常灿烂的一页。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画家莫过于艾伊瓦佐夫斯基、库茵芝、雅布隆斯卡娅等,但这些画家的乌克兰身份都被当年苏联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所遮蔽。乌克兰美术成就虽然总体上无法与俄罗斯相比,但他们有自己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各个美术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收藏有包括巡回画派在内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有些画家并不十分有名,但却很出色。比如基谢廖夫创作于1891年的风景画作品《卡兹别克山脚》,画面空间气氛和写实的能力非常好,画面很有气势,阳光感极强,十分整体,生动性与严谨性并存。与同时代的欧洲画家相比,水平毫不逊色。

  在基辅,我们与一些画家谈起亚布隆斯卡娅(1917-2005)的时候,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错,她是我们乌克兰优秀的画家。”乌克兰美术馆原本一直陈列着她6幅巨大的油画人物画作品,遗憾的是由于正举办乌克兰当代美术作品展而将其临时撤掉了。但在哈尔科夫美术馆还是看到了她的代表作《五月》、《婚礼》,作品幅面之大出乎我的想象,用笔十分奔放,灰性色彩组织极其优美雅致,很有乌克兰本民族的装饰性效果。亚布隆斯卡娅在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歌颂新生活的主题性作品,构成了她的创作特色,其中《粮食》和《春》先后获斯大林文艺奖金。60年代后,她在自己的作品中融进了浓重的乌克兰民间艺术风格,强调乡土气息和装饰性,这几件作品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我认为也是她创作的高峰期。此后,她又画了以主题思想深刻见长的作品《青春》和《无名高地》。70年代,亚布隆斯卡娅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画风发生变化,作品中带有理想化和神秘主义色彩,内涵隐晦,代表作有《傍晚·古老的佛罗伦萨》(1973)和《亚麻》(1977)。鉴于其艺术上的贡献,2001年乌克兰政府授予她乌克兰英雄称号。

  由于经济不景气,参观美术馆的观众寥寥无几,乌克兰许多美术馆门可罗雀,但唯一例外的是费奥多西亚的艾伊瓦佐夫斯基美术馆,这里的观众排起长队等候参观。的确,艾伊瓦佐夫斯基(1817-1900)是19世纪乌克兰最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他出生在费奥多西亚,对海洋怀有特殊的感情。代表作《九级浪》,以宏大的构图和惊心动魄的光影效果,渲染了人与大海间的殊死搏斗。艾瓦佐夫斯基注重观察、记忆和写生,那时候没有相机,他经常坐在海边,长时间地观察茫茫大海,研究海水与波涛的形状,各种季节与时间的色彩变化等。在描绘海水透明的光感时,达到难以想象的逼真程度。他十分勤奋,一生创作了6000多幅作品,该馆陈列着他大部分代表作品。他在透明的海洋和天空之间对话,生动地刻画了风和日丽、惊涛骇浪、晚霞落日、宁静月光、暴风骤雨以及与海洋搏斗的乌克兰人的无畏性格。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勇敢和机智。艾瓦佐夫斯基的独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乌克兰民族性格、气质和地域环境。

  而在艾瓦佐夫斯基门下成长起来的另一位风景画家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茵芝(1842-1910),是19世纪俄罗斯最富浪漫主义情调的大自然歌手。他的风景画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优美简括,别具一种装饰性情趣。强调色彩的单纯性,水色山光,界限分明,光感夺目,又秩序井然。他爱画乌克兰平原的傍晚、晨曦、月光与夜色。他的早期作品有《乌克兰之夜》、《拉多加湖》、《在凡拉姆岛上》等,均以色彩的光影对比取胜,使平凡的景物别具一格,充满造型趣味。1880年,库茵芝在彼得堡举办了只有一幅画的展览会,展出的就是他的名作《第聂伯河月夜》。画面富有诗意,引人产生幻觉和丰富遐想。每天,参观者拥挤不堪。列宾称赞库茵芝的画是“触动观众心灵的诗”。

  简言之,乌克兰的美术有自己良好的民族传统和特色,上世纪60年代出现过以装饰见长的弗拉基米尔画派,但由于前苏联的大一统政策,使其民族特点和光辉被淹没。当然,乌克兰画家在苏联时期还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作品至今仍熠熠发光,然而由于现阶段经济的原因带来乌克兰文化的萧条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下的乌克兰美术现状显然无法与前苏联时期相比,尽管画家们也积极努力试图与时代同步,我们在基辅和敖德萨美术馆等地也观摩了当代美术作品展览,然而,与许多西方美术思潮别无二致,作品缺乏创意,更谈不上技术含量。也许这只是乌克兰美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拐弯,我们拭目以待新的大发展。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