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转战陕北》纸本水墨208cm×208cm
开栏的话: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中国画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精神载体之一,也支撑着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画派是绘画艺术趋向繁荣、艺术思想趋向活跃、艺术风格趋向多元的标志之一。
“走进中国现当代画派”系列,聚焦对现当代中国画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大画派,坐看市场风云,品鉴书画艺术。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60年代,一个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大家称之为“长安画派”。
他们的绘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其中尤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创作手法上,他们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以巧妙的构思和苍厚质朴的笔墨,表现浑朴苍茫的西北风光。Cdn-WWw.2586.wAng
目前,“长安画派”画家中,石鲁的作品价格最为坚挺。在北京歌德拍卖公司2010年春拍中,石鲁巨制《山区修梯田》以4457.6万元刷新当时的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转战陕北》是石鲁在艺术上取得突破的代表性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59年,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208厘米,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题材的绘画创作之中,以前在表现这一历史题材时,多以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为画面主要内容,而石鲁的《转战陕北》却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毛泽东和警卫员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石鲁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石鲁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性,把这一原本壮阔的自然形式转换为艺术形式,使《转战陕北》意境开阔、气势逼人,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