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韩富华:多彩的艺术之路

 

  已过花甲之年的韩富华,时常想起在河西区东楼普安里度过的美好的青少年生活,他深爱这片曾给予他艺术启蒙的福地。几年前,他与好友董嘉田、王有为等人成功举办了作品展,引起观者一片赞叹:河西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沃土。

  如今韩富华虽从天津美术学院教学和科研岗位退休,但仍兼多所艺术院校客座教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职。韩富华在水彩画、水墨画、彩墨画、漆画、指画等多方面的绘画艺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圈内人称他是“天津的韩美林”。

  指挥如神  十指连心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韩富华得到恩师、画坛名宿梁崎先生的入室亲传。他看过恩师梁崎先生画指画,当他把作品《松鹰图》给梁先生看时,先生大喜并题词:“富华学弟聪颖好学,读书治事之余便以书画自娱,鸡窗灯火废寝忘食,仍孜孜不倦,故成就在中青年画家中,殊不多见,近专指画,此松鹰图布局新颖,不愧铁岭正传。”恩师的鼓励,使他一发不可收。他爱指画,站在宣纸前,就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手指直接触摸到纸,如同在琴键上弹琴,直抒胸臆,获得毛笔所不能及的独特享受。前人画指画一般只是文人的游戏,偶尔为之,画幅不大。CdN-wWW.2586.WAng而韩富华的指画能驾驭大幅作品,手掌、手指并用,在先师浑古、豪放、苍郁的基础上,更加追求雄浑、苍润、大气。他指画指题采用泼墨、泼彩,再因势勾勒、皱擦、墨彩交融。他的指书有真、草、隶、篆,皆具金石味道。那一年韩富华举办画展,画家王志海的贺词写道:“指挥如神”,非常准确而精炼,表达了圈内人对他指画艺术的评价。

  痴迷漆艺  打造经典

  韩富华正当壮年时,绘画艺术也进入了高峰期,他作为特殊人才被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不久,他有幸接触到了漆画。初试,他立刻被漆画里的工艺制作技法以及那些偶然的效果以及意想不到的变化所吸引,漆画的魅力让韩富华陶醉其中,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幅幅经他构思、设计、制作完成的作品,成为漆画中的奇葩。他创作的一幅融入现代艺术理念的《凌波仙子》,画高1.2米,展现在大家面前时,令人眼前一亮,被专家称为现代漆画的经典之作。泼漆、戗线、镶贝壳、磨光、推光……制作的每一步骤似乎都在与水仙对话,整幅作品具有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特点,由于漆材料的厚重富丽又采用刻线戗金工艺,充分体现了漆画的富丽和神秘独特的艺术风格。水仙下面的每个根须,清晰可辨,画面上的每一细微之处,都用手抚摸千次百次,那不是一般的画作,而是日复一日,一刀刀地刻,一毫一寸地磨……这幅画,他在工作室整整做了三个月,凝聚了心血,也展示了他对传统艺术的执著与坚守。

  他的代表作《荷塘清趣》中,泼漆的自然流动相互渗透,表现出漆画特有的魄力、厚度,可与油画媲美。白鹭,全身的色彩如瓷窑的开片,工艺味道很浓。水纹也很打动人,镶的绿色螺钿,像是夜幕月光下的溪间石路,颇具神秘感。难怪有的专家看到这幅作品后说:“这幅漆画把螺钿用到绝处了。”正当韩富华漆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时,谁会想到,这是他用生命成就的经典之作。大家都公认漆对人体是有害的,做漆艺的前辈也有所经历,但他做起画来,就忘掉了一切。一场大病让他不能再做漆画,漆画作品《秋塘野趣》、《荷塘清趣》、《凌波仙子》等,成为他最后的优秀作品。

  心平气和  思逸神超

  韩富华的国画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准。他的作品二十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数十次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展览并获奖,举办个人展览四次,参加联展多次,并有多部电视专题片及报刊推介他的艺术成就。

  一年前,韩富华因病住院半年,病愈回到家后,走进熟悉的画室,有了拿起画笔的冲动。他手握笔杆,便有了感觉,一挥而就,酣畅淋漓,自己还在画上题:“白石老人曰:‘三日不动笔,无他日狂态’,而吾因病已半年未动笔,今日病初愈,试写斯图,心静笔健,感觉尚好。”的确,大病全愈的他经历了与病魔的决斗,获得了新生,对生活有了大彻大悟,近似一次生命的化蝶,心态更加平和,进入了“画无所求品自高”的境界。他每天不时握笔作画,随心所欲,17公分宽、1.5米长的画,题材广泛、信手拈来,布局奇妙。在一幅画面中,只有一根竹子、一只熊猫,像一顽童,自然天成,很是耐看。朋友送他一支一米长大笔,挂在画室,很雅。一天,他看大笔突发奇想,提笔片刻,一支水墨大笔便跃然纸上,回赠朋友,朋友见之大喜。他想画什么就铺纸挥洒,没有更多的设计,只是想画,画了高兴。

  有时也有学生慕名来求教,他总是认真传授,只要看到刻苦的学生就喜欢,愿意把知识传授给爱画、懂画的人,这是他的为人,也是他的性格。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