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选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主要表现自公元前有中华人文活动记载以来至公元1840年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按照内容分为150个选题,计划完成150件作品。形式为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包括壁画、浮雕)。全部作品将在2016年6月前完成,由国家博物馆陈列、收藏,2016年国庆节期间向公众展示。此次的草图观摩评选,就是要从1000多件报送的草图中,确定约150件作品。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自2011年12月启动后,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积极响应,各地采取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创作动员会,与专业美术机构、院校以及重点美术家沟通、调研等各种方式,动员和组织美术家创作、申报。Cdn-Www.2586.wAnG广大艺术家们也大力支持,积极踊跃投稿。截至今年12月初,“工程”办陆续收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美术家提交的作品草稿,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综合类作品1041件,其中中国画占366件,在所有类别稿件中数量最多。记者现场获悉,同一选题,有的竞标草图达20多件,如“中国京剧”“茶马古道”“成吉思汗”等。也有10多个选题无人问津,如“孝治天下”“元好问”“李自成进京”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李屹、左中一、杨承志、李前光,“工程”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以及“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主办方——文化部、财政部的相关负责人等到现场观摩草图。中国美协作为承办方,为此次草图的评审工作作了周详的计划和准备,评审工作以公正、公开、公平原则为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评选程序进行。评选现场设立监审委员会,监督草图评选过程。采用电子计票方式,使评审更加高效快捷,避免了人工计票的误差,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