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六旬退休美术教师从小迷恋绘画 不吃饭也要赏画
胡学士正在创作    胡学士创作的《峡江行舟图》      近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胡学士家,看到10余幅悉心装裱的画作挂在墙上———有用钢笔画的重庆高楼与大江,笔法刚劲、简洁;有国画《森林之歌》,丰富的色彩让人觉得颇似一幅油画……     这些都是胡学士的作品,他说:“人生如画,我几乎将一生都献给了美术,如能将我的作品刊发在晚报上,会是我晚年创作的一种鼓励。     心愿:将自己的画作刊登在晚报副刊     心语:人生如画,将我的画作刊登在晚报,将给予我晚年创作极大鼓励。     他的执著     灾荒年不吃饭也要去画廊赏画     胡学士出生在朝天门,从小就对美术情有独钟。     胡学士却不能如愿学习画画,因为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3分钱一支的毛笔和8分钱一张的宣纸都买不起。CDN-WwW.2586.WAnG小学时,他在上下学途中捡路边的烟头,将里面的烟丝拿去卖钱,一次只能赚两分钱,“辛苦存来的钱都用来买了连环画,一两个星期才能买一本。”     胡学士度过与连环画相伴的童年后,3年自然灾害到来了,那时他刚读上重庆市21中学。“自然灾害的时候,每月家里只有20多斤米,蔬菜是母亲从菜市场捡来的。”胡学士说,那时候美术就是他的精神食粮,让他战胜了饥饿。在那个年代,他每天下课都会到一个叫淳辉阁的画廊去看一些名家的仿画。     他的心愿     希望晚报副刊刊发他的两幅画作     初中毕业后,胡学士考入重庆电力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兰州电力局。“当时的工作就是在大漠上架电线杆、牵线。”胡学士说。     “每当从野外工地回到单位,我就会走进图书馆看书。”胡学士笑了笑说,“这些书从历史到文学再到美术,甚至医学、机械的专业图书应有尽有。看了大半辈子还没看完,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1976年,胡学士调到重庆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当上美术老师,使他对绘画从兴趣爱好,走到专业对口。     “《狼》和《峡江行舟图》是我的两幅得意之作。”胡学士说,其中,《狼》表现了一匹狼在森林中与人们回首相望,它们虽然看似凶残,却是极具智慧的动物。     “《峡江行舟图》则表现了三峡红叶满山盛开的壮丽场景。”胡学士说,三峡永远是画家创作的不竭源泉,是永恒的主题。创作这幅画不仅是他对三峡的敬意,也是对大自然的敬意。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