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专家画家热评“萧平现象”:不迎合
   “游于艺萧平教授七十华诞·从艺五十年书画回顾展”已于本月23 日在江苏省美术馆落幕。而在近日举办的座谈会上,画家同行和专家学者更是热议“萧平现象”,惊讶于萧平书法、绘画、史论、鉴赏、收藏并重的博大精深。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丁涛认为,萧平“具五才”:一是才干,二是才思,三是才情,四是才艺,五是才能。“他什么都画,花鸟、山水、人物,他在表达上是互相渗透的,互相渗透最基本的特征是格调比较高,不低俗,其原因我归纳为就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捍卫”。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左庄伟是最早引入唐伯虎来作比喻的,因为萧平跟唐伯虎一样,有“全面的诗书画才能”。“后来报纸文章帮我改了,说是当今的唐伯虎。”他觉得萧平“在很多方面有探索性,而且胆子大”。理论家黄鸿仪则从莫言的诺贝尔奖得到一个启示,“一个画家本身的价值不是因为他画得好,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在‘八四潮’否定中国画论调泛滥的时候,萧平站出来,多次引用傅抱石先生讲的:中国绘画有伟大的思想,可以在世界美术之林中跷起大拇指,如入无人之境。”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宋玉麟与萧平是多年朋友。“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其艺术路子宽和全面,宽和全面才使萧平兄成就达到这样一个高度。Cdn-WWW.2586.WANG另外,就是萧平现象,这是我们艺术界要研究的现象。我们知道现在成名入美协,都要去获奖,萧平兄在这方面从未迎合参展去获奖,但他同样获得这么高的成就,并被大家认可,他不屈服于时尚,仍然是按照艺术的规律,沿着这条路来奋斗,这是一种累积,就像挖水井,不停地往深处挖,整个过程不是一鸣惊人,他是深挖洞的一个过程,越做越深。”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