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新湘绣《冬雪北国》装扮人民大会堂
\ 新湘绣《冬雪北国》作品构图丰满充实,远景的处理相当细微,具有层次感。杨菁 供图     近日由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制作的湘绣作品《冬雪北国》由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并陈设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厅西门厅。该幅作品填补了湘绣艺术史上冬景题材的空白,是湘绣艺术史上的新代表作,更是中国刺绣艺术史上的新里程碑。
    迄今为止最高的湘绣作品     201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会议厅明确由中国四大名绣(湘、苏、蜀、粤)分别绣制春夏秋冬四景悬挂于大厅,其中冬季景色由湘绣来表现。对湘绣来说,不仅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更是向十八大献礼的光荣任务;同时,还是中国四大名绣在新时期的一次技艺水平的检验和比拼。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承接了这项任务,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艳和毕业于法国巴黎CREAPOLE管理设计学院的青年设计师昌妮共同创作,几易画稿,最终确定了“冬雪北国”的主题,是四大名绣中唯一参与了设计的图稿。     《冬雪北国》长7.6米,高3.6米,是一幅描绘北国雪霁天晴美景的湘绣作品。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参与刺绣的60名工艺师,平均绣龄近30年,刺绣经验丰富,全是个中好手,其中2名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4名高级工艺美术师。CDn-WWW.2586.wAng作品历时115天研制完成,耗费55200个工时,蚕丝绣线15公斤,绣线配色200余种。作品是迄今为止最高的湘绣作品,其高度相当于正常刺绣作品的三幅,超越了之前绣制的所有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湘绣作品,堪称宏图巨制。     填补湘绣艺术史上冬景题材的空白     《冬雪北国》尺幅宏大,设计感强,刺绣工艺异常繁复。因此在开绣之前,省湘绣研究所的大师们就一致认为,既然是代表湘绣的传世之作,理应具有显著的湘绣特点。掺针是湘绣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针法,在此基础上,应随物象肌理走势变化,结合乱针体系刺绣。这幅作品的亮点在于,准确的针法运用只是一方面,技法的灵活变通才是体现物象外形内质的制胜法宝。     李艳说:“作品重点要表现的是被雾凇包裹的松枝以及白雪覆盖的肌理质感。若单纯运用掺针刺绣,耗时耗工,无法按时完工,也不能表现出雾凇的立体和冬雪的质感。雾凇的刺绣难度最大,既要表现松枝本身千枝百态的造型大观,又要绣出雾凇包裹松枝的放射质感,达到远观气势宏大、近看细致逼真的艺术效果。”     为此,刺绣工艺师们反复拆剪试制,凭着对艺术完美的不懈追求,最终,设计师和刺绣者们找寻出最佳表现技法,仍然还是以掺针、乱针为主,但在施绣的层次、角度、走势上却是千变万化,同时创新了堆针等五种技法,充分体现了湘绣技法灵活多变的显著特点。(记者 田芳 通讯员 方菁)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