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粟《梅园新村》(1979) 南京艺术学院藏

康有为为上海美专开创作诗一首,年代不详
日前,“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出师生美术作品118件,有油画、书法、国画、雕塑、版画、插画、漫画等形式。而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上海美专,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
展示南艺文脉传承
1912年,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刘海粟与乌始光等在上海乍浦路8号成立上海美专,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时,以上海美专为主,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科在无锡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迁址南京,次年成立南京艺术学院。Cdn-wwW.2586.wANG
“闳约深美”是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题写的校训,四个字分别解释为“开阔、广博”,“约束控制”,“深厚深邃”,“艺美完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审美系统。南京艺术学院秉承百年历史,海纳百川,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时间跨度很长,从1912年上海美专成立之初一直到2012年;空间跨度也大,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四地。
展出的作品被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1912年到1952年的上海美专时代,这一时期,学校以“中西合璧,造就人才”作为其践行艺教及创作的目标,油画表现出各种西方流派的种种影迹。中国画更是学派林立,不只是画种多样,表现也各有所钟。第二阶段,1952年到1978年,高校院系调整合并,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都体现了政治的希冀和期望。第三阶段,1978年到今天,此部分参展作品为近30多年来学院师生的代表作品,其中多项作品在全国美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中获奖,集中展示了南艺在新时期的教学创作成果。南艺副院长陈世宁教授表示,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涵盖以上校史变迁中的所有阶段,也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对南艺文脉一次全面、系统、完整的梳理,亦是南艺文脉传承的一个形象写照。
展品包括康有为诗作
参展作者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刘海粟、康有为、黄宾虹、吕凤子、汪声远、朱屺瞻、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关良、朱士杰、黄幻吾、丁吉甫、李可染、谢海燕、刘抗、程十发、苏天赐等。其中也有美术界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韩乐然,他于1923年夏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美术界最长寿的画家朱屺瞻,他在百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有用画笔记录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黄镇。展品中,还有一幅康有为为上海美专开创所作的诗作一首。作为刘海粟的师长,康有为曾经为上海美专题字“存天阁”。
展览中,可以看到最早引入人体模特教学、野外写生、旅行写生的上海美专开始确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及一直延续至今的地位,折射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篇章。南京艺术学院有很多活跃在当代美术界中的中青年教师,此次展出也包括如沈行工、陈世宁、张友宪、周京新、毛焰等的代表作。
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展已在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相继展出,而将上海的中华艺术宫作为该展览的最后一站,颇具特殊意义。(记者徐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