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想请专业老师教我画画”
  (身患轻度脑瘫、小儿麻痹、先天性心肌缺损的她,没有因为残疾而放弃努力,她用自学的工笔画让残疾人生变得美丽,丽江女孩李虹毅登上晚报“春暖圆梦”舞台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      \ 人物画    \ 专心画画的李虹毅    \ 李虹毅笔下怒放的牡丹 华坪残联供图      她从生下来就患有轻度脑瘫、小儿麻痹,之后又查出先天性心肌缺损,从小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但老天是公平的,身体有缺陷的她却拥有常人没有的绘画天分,她就是22岁丽江女孩李虹毅。cDN-wWw.2586.waNG面对晚报“春暖圆梦”助梦记者,虹毅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我想找一位专业老师教我画画,我想去敦煌画‘飞天’,我还想上大学……我知道这些梦想不可能都实现,但我要努力让我的人生充满各种可能和奇迹。”     追梦人档案     主角:李虹毅     芳龄:22岁     籍贯:丽江     梦想:“找一位专业老师教我画画”     歧视 “同学们像看怪物一样看我”     丽江市华坪县石龙坝乡德茂村,虹毅就生活在这里,不久前华坪县电视台播放的一组残疾人报道,让这个有绘画天分的农村女孩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在虹毅的父亲冷天仁的引领下,助梦记者一行来到虹毅的画室,所谓画室,只不过是一间光线暗淡的房间,所谓画桌是一张自制木桌,像工地上工人们施工用的桌子。虹毅正专注地画画,以至于记者进来她都没有发现。她看上去很瘦弱,显得很疲惫的样子,头微微向右倾斜,在画画的过程中她一直保持这个姿势。     1989年,虹毅出生在这个贫困的农家,父亲冷天仁是个煤矿工人,母亲是农村妇女,命运对她来说是残酷的。冷天仁回忆到,刚出生女儿便不停地哭闹,之后他们发现,女儿的头直不起来,总是耷拉在肩膀上,后来一查才知女儿患有轻微脑瘫,所幸智力是正常的。但就在虹毅能走路后,冷天仁夫妇却发现,女儿还是一个典型的小儿麻痹患者,走路时左半身是拖着走,右手根本拿不了任何东西。     在能走路之前,虹毅是在父母背上长大的,等能走路了,她也只能由弟弟扶着走。就这样,虹毅长到6岁时,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较早懂事的她,总是坚持自己一个人去上学,回到家里她还会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可是,因为残疾,虹毅在学校却遭到了同学甚至个别老师的歧视。她上课迟到了,被老师罚蛙跳,有好几次因为身体不协调,摔倒在教室的楼梯上。而同学们也像看怪物一样围观她,“怪物、丑八怪”成了她的代名词,围观和肆无忌惮的嘲笑声无情地啃噬着她幼小的心灵。     尽管这样,虹毅还是含着泪水忍下来了,她的学习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她不想让父母知道,父母能把她养那么大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冷天仁夫妇何尝不知道女儿遭受的这一切,但他们也只能忍耐。     画画 “没有人教,我自己学”     虹毅读初一那年,冷天仁想尽办法打听到成都有个医生,能治小儿麻痹,“我想总要让她把头抬起来做人吧。”冷天仁带着自己挖煤挣到的钱和女儿来到了成都治疗,去了两次,虹毅的头奇迹般地从肩膀上抬了起来,手臂也协调了许多。身体的好转让虹毅以为同学们的歧视会慢慢消失,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一切如旧,残疾给她带来的依旧是别人的看不起和伤害。更不幸的是,初二那年,李虹毅突然觉得心慌气短,摔倒在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她又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肌缺损。所幸,身边还有不放弃她、爱她的父母亲。     心灵上的伤害比什么来得都让人痛苦,虹毅的学习在初二那年下降了,到了初三下学期,她再也不想上学了,“我实在忍受不了那些歧视的眼光,我当时甚至想到了死”。虹毅跑到了离家不远的河边,一个人坐在河边哭。哭了一天,虹毅冷静下来,“我如果这样(死),更对不起父母,他们都没有放弃我,我有什么资格放弃我自己?”     随后,虹毅放弃了学业,她拖着残疾的身体在家里干农活、养猪,照顾瘫痪在床的外婆。总想争口气的她,想到了自己喜欢的工笔画。那是小学六年级时,虹毅很偶然地看到了一幅工笔画年画,“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幅画”。那时候,她心里就埋下了画画的念头。“我决定学画画,没有人教,我就自己学”。这样,她开始在电脑上找一些工笔画临摹,她不会上色,就先学素描,然后再自己想着如何上色。就这样,她自己学自己悟,在父母的眼里,女儿的画画得还真不错。     但虹毅自己最清楚,“画里缺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主要是我从来没有受过指导,我也没有学过专业绘画,我特别想找个老师学学”。     寻师 在昆明学了8个月的画     “上帝给她关上了一道门,但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她的努力和辛苦还是见到了一点成效,虽然并不能说很大。”华坪县残联理事长李兴维说,上任之初,他得知县里一位残疾女孩画得画好,便登门拜访,看到了李虹毅的画,虽然不能说很专业,但是一笔一画间却显出了灵气。“一位残疾姑娘能画出这样的画,难能可贵啊。”     2008年,虹毅18岁了,冷天仁决定就算节衣缩食也要给女儿找个老师,让她能画好画,以后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这样,家里凑出了6000元钱,父女俩从300多公里外的华坪坐汽车来到了昆明找老师学画。     可是,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一个能教虹毅学画的老师呢?“挺辛苦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方向,就坐着出租车在城里绕,向司机打听到哪里去找一个好的国画老师。”冷天仁说,父女两人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走走停停,漫无目的地在昆明街头找老师,晚上天黑了才回旅馆。他们找到了昆明的花鸟市场,去每一个卖画的地方寻找老师。来昆的第五天,冷天仁认为他为女儿找到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在古玩市场里卖画,78岁了,姓杨。“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觉得他的工笔画画得还是不错的。”老先生并不愿意收一个残疾人为徒,拒绝了父女俩的请求。虹毅告诉这位老先生,她可以画一幅画让他看看,收不收她再说。第二天,李虹毅画了一幅工笔画给老先生看,老先生看后,决定收下这个徒弟。     虹毅一个人留在了昆明,父亲就回华坪去了。她一个人早出晚归,跟师傅学画。老先生画画,她就在一边看,并用本子记下来,自己回到所租住的房间里临摹。学画的8个月时间里,虹毅记下了厚厚一本心得。19岁那年,虹毅自己画了几幅画,有仙鹤、孔雀、荷花和好几幅人物工笔画,其中两幅被一位商人拿去卖给了一位美国人。     希望 “想找一位专业老师学画”     “我现在的体会是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李虹毅在2011年回到了家乡,毕竟老师年纪大了,她不能再跟在老师身边。现在的虹毅已彻底从学生时代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要感谢这些歧视,如果不是这些看不起我的人,我怎么可能去画画,也不可能再次鼓起勇气生活下去,而且现在想想,我这个样子给别人心理上造成一些负担也是有可能的。”     去年,她又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百子闹春图,在记者眼里这幅画画得很好,没有雕琢的痕迹。虹毅在这幅画里把她的童年全部都画了出来:斗蛐蛐、躲猫猫、踢毽子、下棋……尽管,她的童年浸透了辛酸,并没有图里那么幸福。可是虹毅说,自己现在感受到了幸福,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     心存梦想的虹毅并不满足于现状,总觉得自己在绘画方面欠缺太多,没能找到一位专业的老师教她学习绘画,也没能坐在教室认真地听一堂最专业的绘画课。她很想去一趟敦煌,去看看那里的“飞天”,能在那里画上几天几夜。而虹毅最希望自己将来能开个画室自食其力,不再拖累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家庭实在很贫穷,几年的学画生涯花光了父亲用一身病痛换来的血汗钱,面对头发花白的父母,虹毅很愧疚。虽然自己距离梦想还很遥远,但是虹毅还是那句话:“一切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一天我能成功,我还要帮助和我一样的残疾人,教会他们生存的技巧,让他们更容易立足于社会”。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