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四老”书画专场最扯眼
黄纯尧作品《铁龙走成昆》 梦虎拍卖供图
“蜀中四老”:传统功底深
在绘画领域,巴蜀画派诞生于清未,最早的“五老七贤”成为光耀四川的一个传统文化群体。抗战时期,徐悲鸿、张大千等一大批艺术家入川,让巴蜀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化,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而在近代,在巴蜀画坛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画家中,“蜀中四老”则是探索巴蜀画派无法绕过的名字。
在书画界,“蜀中四老”是对岑学恭、赵蕴玉、周北溪、黄纯尧四位艺术家的称呼。CDn-WwW.2586.WanG梦虎拍卖董事长戴小龙表示,“探索巴蜀画派无法绕过‘蜀中四老’,那是因为这四位画家诗书画艺兼修,既有对中国传统诗书画艺的扎实功底,又有执着创新,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在中国画坛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戴小龙告诉记者,“蜀中四老”的共同点之一就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并能融会贯通。“蜀中四老”以画名世,但他们都出版过诗词集,每人在一生中都写过上千首诗词,并有不少诗词融入到他们的书画作品。“蜀中四老”里有被誉为“诗人画家”的,有被誉为“学者画家”的,还有被誉为“书法大家”的。在他们七十岁左右时,就被四川艺术界尊称为“蜀中四老”。令人欣慰的是,20余年来,“蜀中四老”越叫越响,已经叫响四川乃至全国。
记者发现,“蜀中四老”作为近代巴蜀画派的代表性人物,还因为他们曾师承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谢稚柳等书画大师,这再次验证了那句“名师出高徒”的名言。
“蜀中四老”:创新气魄大
“蜀中四老”在四川画坛独树一帜,除了师承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等大师的教诲之外,还在于他们是在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大胆创新的代表人物,无论是书画理论上,还是绘画实践上都有大气魄,并形成了独特的画派、画风。
三峡画派创始人岑学恭,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几经衍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论,提出了“博大精深”的艺术见解。而岑学恭“以山喻德,以水比性,以实为宗、以心为镜”的创作理论,不仅成就了“岑三峡”的威名,而且形成了三峡画派的内在凝聚力。
作为学者型山水画家的黄纯尧,在三峡系列创作实践中上下求索,创作了多种技法,将三峡画作提高到了一个崭新水平,形成了雄秀兼备、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自己,实现了超越。而他独创的“一笔到底”的山石画法更是前无古人。“巴蜀猴王”周北溪,画猴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画的猴不仅有毛感、肉感、骨感和笔感,且能反映猴子的情态、神态、动态和心态。原因则是周北溪长年与猴子打交道,经过多年观察揣测,对猴子行走坐卧以及腾跃翻滚等各种动作了如指掌,因此成就了“巴蜀猴王”之美誉。
赵蕴玉作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在蜀中被誉为“儒画名家”,他的创新理念和精神气魄令人敬佩。赵蕴玉善人物,尤其仕女图堪称一绝。他所画仕女,既具现代人的亲和感,着色优雅、造型婉约,又颇得古朴情趣,做到艳而不俗。有评论家指出,赵蕴玉绝对称得上是张大千的高徒,是大风堂门人的杰出代表,也是全才画家。
“蜀中四老”:投资价值高
梦虎拍卖董事长戴小龙表示,虽“蜀中四老”的艺术成绩早已铸就,但“蜀中四老”生前淡泊名利,对书画市场关注甚少,更没有系统的市场动作,因此“蜀中四老”书画作品长期处于“价值洼地”。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吴道明也表示,长期以来“蜀中四老”的作品严重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不过随着市场对“蜀中四老”的解读和研究,他们的作品已公认为是一座值得开发的“金矿”。
戴小龙表示,在“蜀中四老”百年诞辰纪念即将到来之际,经过精心的准备,梦虎今年秋拍就将推出国内首个“蜀中四老”书画精品专场。“届时将呈现251幅岑学恭、赵蕴玉、周北溪、黄纯尧的书画精品。”戴小龙认为,“这既是一场‘蜀中四老’的艺术精品大典,又是一场检验‘蜀中四老’艺术作品价值的大考,同时还是‘蜀中四老’作品价格的走势风向标。”
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吴道明则认为,首届“蜀中四老”专场呈现的书画精品,将为有眼光、有远见的收藏投资者提供绝好的收藏、投资机会。(记者 卢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