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在讲解傅山作品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10月5日上午,广东省博物馆内的广播反复响起:10时将由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志平博士免费讲解《傅山书画精品展》,人们得知后纷纷走进位于三楼的书画展厅。看着人群越聚越多,陈志平从省博宣教部工作人员小王的手里接过扩音器系在腰带上,右手拿起麦克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大家早上好!我十分高兴在这里当一回志愿者,为大家讲解傅山书画。傅山非常了不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观众中,有小孩也有老人,更多的是中青年,一名孕妇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说自己是书法爱好者,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进行胎教。
明末清初的傅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书法家,也是极为复杂的人物。要将他讲透彻,绝非易事。而且,博物馆里不是课堂,讲的内容不能过于艰深和专业。为此,陈志平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著名学者白谦慎研究傅山的重要著作《傅山的世界》,也成了陈志平“备课”的素材……
只见陈志平在每一幅傅山书画作品前驻足详解,除了分析其书法特点,还涉及其生平事迹、精神节操。cDN-wWw.2586.waNG“傅山是著名的医生,而且是妇科医生;还做了道士,所以有人说他的某些书法作品带有画符的意味,大家看,这‘长长久久’几个字,就有点画符的感觉在里面。”顺着陈志平所指,众人看后,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声。
在一幅书法作品前,陈志平说,这件作品我认为是有点问题的,首先是精神气度有问题,与前面大家看到的博大沉雄不一样;其次,落款里有“书唐人绝句一首”,这和之前大家看到的傅山落款只题“傅山”“傅山书”或“山”很不一样。听者又是一阵恍然大悟。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最后,陈志平说,傅山的气节、精神值得宣传,我们的民族需要精神力量。有观众不愿离开,围着陈志平问专业问题,比如“为什么‘傅山’的‘傅’字和‘传说’的‘传’字是一模一样的?”陈志平一一给予详细的回答。
当天上午,除了观众,省博的不少讲解员也赶来展厅认真听解。小王说,我们博物馆太缺像陈教授这样专业的讲解人士了。陈志平表示,自己非常乐意参加志愿者活动,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后会动员他带的研究生加入到志愿讲解服务的队伍中来。(羊城晚报记者 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