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好客的塔吉克族老乡自愿给画家们当起了“模特”
“新疆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非常适合入画,被国内外美术界称为‘艺术的金矿’ 。我们这次采风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这里神奇的山川、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古丝绸之路璀璨的文化遗存,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 9月4日至11日,“民族情”中国友联画院画家新疆采风活动成功举行,中国友联画院常务副院长李荣海一席话道出了参加此次活动的画家们的心声。
深刻感受南疆的雄奇壮美
此次采风活动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国友联画院副院长李晓华为团长,张道兴、尼玛泽仁、李荣海、邓维东、朱理存、王培东、赵宁安、崔俊恒、苗再新、孙志钧、张鸿飞、胡宝利、刘棣、吴震启、刘洪彪等著名书画家参加。采风活动围绕采风、慰问、创作等内容展开。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这一歌吟戍边的诗歌《关山月》 ,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早就熟悉。cDn-WWW.2586.WaNg但在没有来到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南疆之前,大家对于大漠、雪山、戈壁的认识仅停留在盛唐的诗篇之中,而没有直观感性的见识。这次来到喀什,艺术家们沿着天山山麓,行进在茫茫雪山中,从喀什通往帕米尔高原的路上,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秋风吹送,斜阳夕照,内心升腾出一种辽阔、荒凉而神奇的感觉。
喀什风光秀美,文化独特,风情独具,是一块大美之地。对于书画家来说,南疆是辽阔的,行走在这片无边的大地上,不但开阔了眼界,也开阔了胸襟。当车渐渐驶入帕米尔高原,海拔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大家却有点忘乎所以,每每在车上发现美景,便大呼小叫地冲出车来,拿出速写本认真地“作业” 。此次采风活动中,多位艺术家年逾六旬,有的已经70多岁高龄,但他们始终不惜辛劳、不畏高原,即便是颠簸四五个小时,照样精神抖擞。王培东、朱理存、崔俊恒等画家画得格外认真,在每一个停留点都说时间不够,其他人已经登上车了,他们还恋恋不舍,拿着速写本只是说:“还差一点儿就完成了,否则多遗憾啊。 ”
在南疆,尤其是帕米尔高原,海拔高,植被也不丰富,但是那种雄伟、挺拔和苍茫给人振奋,让年老的艺术家们也显得年轻起来。有些画家说:“这里是高原,缺氧,但我们是来这里‘吸氧’的,是瑰丽的大自然和这里的老百姓赐予了我们‘氧气’ 。 ”
“雪山圣域”莽昆仑、“万山之祖”帕米尔、“世界屋脊”藏北阿里是南疆部队一代代戍边官兵们常年镇守的最艰苦的地方。饮冰卧雪、挑战生命禁区、征服大漠戈壁是一代代戍边官兵无私无畏、赤诚奉献的最真实的写照。在艺术家们心中,可爱、可敬的战士们和这里的雪山、戈壁、大漠一样雄奇壮美。为此,带着对人民子弟兵的亲切关怀,对南疆军区部队的深厚情谊,采风团一行特地慰问了驻守在喀什的南疆军区官兵,为军区部队捐赠了书画作品,并与军区首长和广大官兵进行了深切交流。
画家们与当地老乡“一见钟情”
喀什是非常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地区,既古朴又充满活力。有的画家感叹道,这里的任何一处都是画画的好题材,简直让人迈不动步。高台民居位于喀什老城东北端,是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族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
画家们对这里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也非常热情,见到每一位来客都面带笑容。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睿智与豁达,通过刺绣品、花帽与陶器的制作呈现出来。而这种睿智与豁达让画家们纷纷拿出照相机和速写本。
在当地画家徐建成的热心帮助下,画家们在喀什疏附县阿瓦提乡赶了一次地道的巴扎,目睹了当地人民平和安康的日常生活。这是最原生态、最接地气的巴扎,有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人挤人,人挨人。画家们如获至宝,兴奋地一次次挤入集市,或拍照,或速写,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动态场景记录下来。张道兴、张鸿飞、赵宁安、刘棣等画家说,看到这么生动的场面、淳朴的老乡,就有作画的冲动,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尤其是张鸿飞,混迹在人群当中几个小时,等大部队要走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归队。书法家吴震启诗兴大发,即兴赋诗一首:“色味声香织若纱,男如健将女如花。相生不息繁荣景,市场交融千万家。 ”
同样让画家们感动的,是生活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的塔吉克族。作为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塔吉克族只有4万多人口,民风淳朴、敦厚,却充满生命力与坚强,他们身上流露出的永远是平和、安详与满足。
新疆美协主席邓维东多次来到这里,他说:“在塔什库尔干,民族和睦,社会安定,刑事案件几乎没有。塔吉克族人民善良纯真,只要你经过他们家门口,他们一定会邀请你进去做客,并用最好的东西招待你。 ”邓维东的这句话很快得到了印证。几天里,画家们在所到的每一个老乡家里,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每家每户都拿出上好的奶茶和馕招待大家。有一次在一个老乡家里采风,临近中午,画家们原本要到附近的地方买点儿吃的。但老乡执意招待大家,并请大家盘腿上炕,享受尊贵的礼节招待。
画家们几乎与塔吉克族老乡“一见钟情” ,因为他们挺拔的身材、立体的五官,一下子就会让人产生绘画的冲动。当然,最打动画家们的还是他们的内心。顾芳、张卉、王持等年轻画家说,能够到这里采风是我们的荣幸和福气,这个民族给了我们太多感动,这次跟他们的近距离接触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而孙志钧等画家则表示,塔吉克族地处高原,生存状态恶劣,但正是这种环境锻造了他们的坚韧与淳朴。他们的生存内容中饱含着人类最质朴、最基本、最无遮掩的体验,看似简单,但底蕴深厚,透露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在采风过程中,当地牧民家孩子的淳朴好学让人感动,中国友联画院当场决定以画院名义资助3位牧民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未来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此次采风团成员、北京牡丹园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汪洋还认了两个塔吉克族干女儿,并承诺好好培养她们,让她们受到良好教育,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独特的西域风情为创作带来灵感
几天的采风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但留在艺术家们心中的却是经久不息的感动。虽然仅仅是停留在喀什一个地方,但地域就已经足够辽阔广袤。这里壮丽雄伟的山川戈壁、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纯朴豪迈的民风、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还有古代丝绸之路留传下来的璀璨的文明遗存和丰厚的文化人文资源,不断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和热情。
这次采风之后,画家们纷纷说,今后要创作一批以喀什人物和风景为主题的作品。大家强调,创作的作品要坚决杜绝以猎奇的眼光表现肤浅表面,而应用一种深入当地文化内核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语言,恰到好处地将自己的艺术观念与当地的人文风情融为一体。
“艺术贵在原创,画家要经常写生。 ”这是邓维东最常说的。在新疆生活和创作的几十年里,他已经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天山南北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古老的文化遗址,全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写在了他的速写薄上,为他的系列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来了不知多少次,每次都会照样激动。画家胡宝利已经来过新疆几趟。他告诉记者,每次来都有新的体验和收获。新疆的人文风貌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书法家刘洪彪表示,这次采风会给他留下一生的财富。书法家只有不断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才能植根人民,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