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科技创新助力古代壁画保护工程
  工程中心依托敦煌研究院,联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兰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组建期限为3年,投入建设经费3400万元。工程中心自组建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在古代壁画保护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和开放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工程中心积极整合科研力量,自成立以来共承担“文物移动实验室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支撑研究”“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史前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基于三维和沉浸式展示文物数字展示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支撑计划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文物局研究课题共50余项。完成了3项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完成了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工作7项,成功申报“大足石刻保护研发修复材料”和“可用于壁画灌浆及土遗址加固材料”专利2项,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研发出了土遗址信息服务系统。

  工程中心组建以来不断强化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完善古籍保护设施条件,深化古代壁画保护技术研究,同时在深入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为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中心已在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河南建立工作站,面向全国开展技术辐射和技术服务。为促进工作进一步有效开展,中心在敦煌研究院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数字化科研楼,已经投入运行。

  为了增进行业技术领域交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广泛开展了针对敦煌石窟、丝绸之路重点文物保护等技术服务,并把特有成熟技术服务辐射到了高句丽遗址、新疆土遗址等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心还先后与美国盖蒂保护所、美国西北大学、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大阪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等单位加强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举办了多期壁画、土遗址专题讲座和保护培训班,召开“敦煌壁画数字化资源库国际咨询会”,开展广泛的探讨与交流,共同促进古代壁画保护技术的进一步提升。Cdn-WWW.2586.waNG中心现正积极筹建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站。

  工程中心在建设期间,承担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的工程勘察设计方案37项,获取经济效益980万元;通过技术成果授权使用或现场技术服务,如古遗址加固工程、壁画抢救工程、文物修复工程等,获取直接经济效益695万元。工程中心在建设期间,为西藏夏鲁寺、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等遗址的壁画、塑像修复,新疆交河故城抢险加固二期工程、甘肃金塔境内居延遗址抢险加固、银川西夏陵6号陵保护工程、山西太原北齐墓壁画修复工程、元上都遗址穆青阁等完成文物保护和修复方案,参与修复人员和科研人员已超过1000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