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家禽羽毛变成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平时废弃的鸡毛、鹅毛、鸭毛等家禽羽毛,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羽彩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萍的手里,能成为一幅幅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近日,记者在和静工业园区内见到了张萍。
张萍是农二师29团场人。1992年,她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艺术创作。由于一直都想创作羽毛画,她先后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进行研究试验。在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后,2011年,她终于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巧。在看到羽毛画的市场价之后,她有了办厂的想法。今年4月,她创办了和静县羽彩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
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发现,很多残疾人虽然肢体残疾,但是心灵手巧。考虑到做羽毛画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就业机会。于是,张萍决定免费给残疾人教授制作羽毛画的技术。
经过培训,一些非常热爱羽毛画的人就留在她的公司上班。张萍先后培训了170多人,最终有54人留在羽彩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人均月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CDn-wWw.2586.WANG
让张萍没想到的是,虽然公司开办时间不长,但是羽毛画不但打开了国内市场,还销售到了意大利和加拿大。3个多月的时间,共计售出上万幅羽毛画。
记者在该公司的展厅内看到,工人们在做好的底板上,选择所需颜色的羽毛,将一根根羽毛修剪成所需要的形状,再仔细地粘上去。山石、树木等,都制作成不同的厚度,看上去特别逼真。
羽毛画所用的羽毛是从各个养鸡场收来的,2元钱一公斤。“比较贵的是野山鸡和孔雀的羽毛,达到数百元一公斤。制作羽毛画让养鸡场的人也多了一项收入。”张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