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热点聚焦 >> 正文
“油画”新民俗 魔幻现实风

龚利平新民俗油画系列

龚利平新民俗油画系列

龚利平新民俗油画系列

油画家龚利平用油画彩绘中式“传统”

油画家龚利平用油画彩绘中式“传统”

油画家龚利平用油画彩绘中式“传统”

  鱼、鸡、兔等式样的气球浮动上升,带有典型符号特色的跳秧歌的婆婆喜笑颜开,如此“怪异”但又如此新颖别致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乍一看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Cdn-wwW.2586.WaNG而画中人物的黑白处理和背景的虚幻游动感,甚至让观者有一种“魔幻现实”的体验。这些作品就是来自著名油画家龚利平的新民俗系列油画作品。

  从传统油画跨界“新民俗”

  龚利平从小喜爱绘画,曾求学于四川美术学院,是四川著名画家、油画大师罗中立的得意弟子。他擅长传统油画,尤其是肖像油画,作品参加许多国内外的油画大展,并获奖。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油画人物栩栩如生,油画风景绮丽清新。几年前,龚利平从传统写实风格的油画,跨越“转型”找到自己的方向,创作出一批带有魔幻现实色彩的新民俗油画。这种将西方油画艺术语言和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年画等结合起来的象征主义绘画,也让外界看到龚利平的个人绘画语言的魅力。跨度之大,一开始令不少人感到惊讶,但随着龚利平越画越有感觉,很多人从中感受到特别的审美趣味。

  2013年1月5日,四川著名画家龚利平在成都画院举办《跨界—新民俗油画展》,展出他近三年来创作的油画30多幅。龚利平的新民俗油画未展出已受到不少美术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有人评价他,“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结合点。”8月1日,作为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的重头展览,“雅墨无界—首届川鲁书画名家交流展”在济南隆重开幕。龚利平的新民俗油画受到观众青睐。10月29日,在第三届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及联展上,龚利平的新民俗油画系列,代表四川当代油画院参展,很是亮眼。

  逛庙会“偶入”灵感突破口

  谈及自己探索的路径,龚利平讲述说,因为一次逛庙会,他无意中拍了一张老人和气球的照片,回家后就画了一幅画。这幅画的色彩上融入了巧思,他给大束的气球赋予深浅不同的红色,同时穿插了少量其他的色彩,营造喜庆气氛。画面前部的老人处理成墨色,和绚丽的背景形成强烈对比,相当跳脱,又不失整体感。但当时他并没有就此思路继续创作下去。“但是没想到,一位德国艺术收藏家看到后,非常喜欢,就高价买走了。他还告诉我说:这个风格很特别。”那位德国朋友的鼓励,一下子点醒了龚利平,“因为画传统风格油画,画了很多年,一直都想如何突破自己,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切入点。我就试试看能不能在这个入口走下去,深入创作一些。结果一发而不可收。”

  之后三年,龚利平多次去西北地区采风,收集了很多素材,创作出几十幅让人备受关注和肯定的“新民俗”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背景多是各种造型、颜色艳丽的气球,它们有各自的象征意义,比如兔表示吉祥如意,鱼代表年年有余等,具有鲜明的民俗色彩。气球会飞、会上升,代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至于作品中的人物,“一开始我构思过老汉、美女,效果都不好。最后我选择了黄河流域普通老百姓的形象。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地区之一。我想通过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表达他们的心声,表达一个时代的心声。”

  “新民俗”系列技法开放、用色大胆,突破了人们日常的审美,难免会遭到一些怀疑。龚利平很坦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伴随着争议。”他表示,在创作过程中确实感到过迷茫,但通过多思考、和朋友探讨,他得到了很多肯定,坚定了决心。“今后我会继续研究,创作更多更好的新民俗油画,把中华文化之美推广到世界。”

  “北漂”八年滋养艺术梦

  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龚利平教了两年书。“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想表现的东西。”1999年,他毅然辞去教职,开始“北漂”寻求艺术梦想。2007年才回到成都。初到北京的龚利平,眼界大开,心理上受到很大冲击,“那时候年轻,以为川美毕业很了不起,加上很少看到外面的世界,以为自己什么都很好。结果北京画得好的人太多了,我甚至感觉,自己完全不会画画!”

  “北漂”八年,龚利平虚心在广阔的艺术天地中学习,在了解各种外国绘画流派的同时对中国油画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读书的时候在学院里学了些东西,在北京又接触了很多,自己也画了很多各种题材的作品,收获很大。”“虽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真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的艺术,还是要回家乡,慢慢来。”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人物简介

  龚利平,四川人,现居成都,职业画家。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当代油画院副院长、四川水彩画协会会员。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