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首都美术界纪念崔子范逝世一周年

\
红满山林(国画)        崔子范
 

  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大朴归真——崔子范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研讨会”7月17日在北京画院举行。崔子范是北京画院的创建人之一,先后任北京画院秘书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在行政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绘画创作,以自己的勤奋、智慧和对艺术的理解、感悟力,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20世纪大写意花鸟画开辟了新面貌,被齐白石称为“真大写意”。当日,邵大箴、薛永年、刘龙庭、李树声、王镛、李松、傅京生、龚产兴、齐建秋、杨庚新、于洋等20多位批评家和画家在研讨会上发言,回忆了与崔子范先生的交往,对其艺术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

  艺术:大朴归真

  崔子范的画作,取材皆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农村常见的花卉、鱼虫、禽鸟和蔬果,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cDN-wwW.2586.waNg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评价,崔子范是20世纪大写意画家的佼佼者,其艺术的独特性就是大朴归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家薛永年认为,崔子范的画比古往今来的大写意更强烈、更简洁、更质朴、更浓重,这就是大象无形,更加充满了活力。“他尽可能把写意花鸟画的写意精神和写意手法推向极致,追求极简、极粗犷、极泼辣、极实在、极浓重,形式上最简化、最强烈。感情是非常饱满的,内容是非常丰厚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表示,崔子范把红花墨叶发展到极致。“古代中国没有用西洋红来作画的,从吴昌硕才开始,到齐白石表现非常突出,红色和黑色相配产生了特别的效果,崔子范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红颜色和黑颜色,非常强烈,这是崔子范先生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说:“崔子范作品的民间味比文人气更浓,吸收了民间艺术质朴、稚拙的造型和大红大绿的色彩。他的作品形式高度简化,个性异常鲜明。强化个性、简化形式是衡量艺术有没有现代感的一个标准。崔子范的作品就特别符合这两条标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本土的现代艺术。”

  美术评论家齐建秋评价,崔子范是一代大写意花鸟大家,笔墨非常老辣、生动活泼,而且有一种率真和志趣。他的特色是充满了乡土情趣,而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他是真正的大写意,形神兼备,画风、笔墨色彩都具有时代的节奏感。

  艺路:勤奋好学

  崔子范的成就与他的勤奋分不开,与他勤于思考密切相关,他十分注重临摹。北京画院画家王培东小时候与崔子范做过邻居,他发现崔子范起得特别早,清晨四五点钟就起来画画、写字。崔子范经常把齐白石和吴昌硕的画同时挂在一起临摹。“他虽然临摹传统的东西,但不是纯粹地临摹,他是有分析、动脑筋地研究吸收,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去发展。”

  北京画院画家张仁芝常到崔子范家中请教,对于王培东的发言颇有同感。“崔老买了一些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一张一张看,他说我就天天看,分析它,把它的构成元素拆散了看,分析它的构图规律。崔老画画是非常动脑筋的,他在艺术思想上已经高人一筹,而且他取法乎上,专攻吴昌硕、齐白石这两个近100多年写意花鸟画的高峰,这种学习方法和战略上都是极其高明和聪明的。”

  崔子范将自己作画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刘世骏在会上深情地回忆了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刘世骏说,老师曾让他连续临摹5年画,直到第三年才对他的进步表示肯定。崔子范的诸多观点,如:“美术作品,你必须要给那些走在社会前面的人来看,他们看得好了,会影响到后面。”“抽象耐人寻味,具象一目了然”等,都让他十分受益。

  品质:一身正气

  薛永年回忆了参加崔子范在北京画院举办的免费培训班的细节,他对崔子范提出要为国家学习的要求记忆犹新。北京画院画家王庆生则深情回忆了崔子范做北京画院领导时,在“文革”期间保护画家的许多往事。在他看来,崔子范一身正气,大公无私,正是他有高贵的品质才有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和成就,这也是人们怀念他的理由。

  著名画家李小可也曾得到过崔子范的指点,在他的印象中,崔子范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好老师和好领导。率真与真挚,是崔子范为人和从艺的最大特点。“率真是一种真诚的艺术的表现,崔老的艺术胆量和艺术表现包含着他对生活、对传统两个方面的炙热情感。真挚不仅是他对艺术,同时也是对他的学生、对画院画家的感情。他将作品捐赠给画院、美术馆,正是这种真挚情感的体现。”

  王明明认为,人们不仅要评价和学习崔子范的艺术,更要学习崔子范的淡泊名利以及对革命、对社会、对画院的贡献。“我们要去研究他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他的经历给予我们的诸多启示,今天的纪念会只是对他的一个纪念,对他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