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热点聚焦 >> 正文
“是我们变扁平了,生活本来很立体”
在光福太湖渔港村摇晃的渔船上,何家英等美术家为当地的渔民画像   在光福太湖渔港村摇晃的渔船上,何家英等美术家为当地的渔民画像     华夏第一钢村永联村的爱心互助街,常熟康博村的休闲广场、蒋巷村的生态种植园,光福太湖渔港村的渔船……4月22日至28日,何家英、谢志高、李延声、吴云华、王宏剑、李洋、任惠中、周刚、孙玉敏、李节平、于文江、桑建国、王惠亮、康蕾等“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中国美协江苏写生创作团的美术家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喜人成就所激发,被吴栋材、常德盛等村党委书记的事迹所打动,不分昼夜地用画笔记录下普通农民寻梦的理想,追梦的奋斗。     农村办起了钢厂,农民每年可共享股利分红;研究生当起了农民,鼠标种田,几个人管理千亩良田;百余平方米的独栋小楼,养老、医疗、教育都在村里解决……这些新变化让美术家有太多的没想到,也让他们对生活在那里的农民羡慕不已。对大多数美术家而言,当贫穷、落后、苦难的《父亲》形象以及由此累积的视觉经验已然失效时,如何表现这些新农民的形象,就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表示,以前我们习惯画古朴、原生态的感觉,农村总是老苦旧,如今这里完全变化了,不仅是服饰、外貌上的,而是内在的深刻变化,新时期农民的新形象为我们美术家,特别是人物画家提出新的挑战。cdN-www.2586.WaNG巧妙的构思,新颖的立意,定点、深入的研究,或许能给我们的创作带来启发。水彩画家周刚对记者说,迅捷的信息化时代让地球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变得扁平化,但生活其实依旧立体、丰富,采风写生无疑是感知这种生活的最佳途径,新的乡音需要美术家更深入地去挖掘。“四季有花,月月有果,日日有鱼虾。这里的农民比市民更幸福,可他们该如何表现?实地采风创作让我感触很深,画家只有放下身段,走进他们,画笔才能跟得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洋说。     在采风过程中,美术家还不忘给基层美术工作者送文化、传心得。4月26日,“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中国美协江苏写生创作团在苏州召开创作座谈会,并向基层捐赠大量美术专业书籍,还与基层美术工作者交流创作体会并现场示范画作。     几天的写生采风,让平时多在都市奔波忙碌的美术家,对中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农村农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他们深感表现、反映这种新变化的责任担当与艺术难度。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表示,不仅在农村,还有厂矿、军营,都会频繁出现美术家的身影。中国美协按照中国文联“追寻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实践活动的部署,将组织百名美术家奔赴广袤大地,来到勤奋工作在生产建设一线的百姓身边,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新形象。     美术家的表现到底如何,他们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塑造一批令人印象深刻且传之久远的新形象,等到9月底,这些采风写生作品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时,自会见分晓。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