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壬·品》(中国画)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舒》(中国画)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素书》(中国画)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素薰》(中国画)

清新灵动 简洁儒雅——王雅平人物画简评
韵·致(中国画)     刘大为简评王雅平作品     王雅平是我的博士研究生,是一位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的学生。CDn-WwW.2586.WanG她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有着坚实的美术基础。工作之余,坚持美术创作,参加各项大展并获奖。因此她在九十年代就被吸收为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九十年代是她艺术创作的活跃期,不断地研究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的探索性作品。1991年参加由中国美协和日本朝日新闻联合举办“中国的四季”美术展,在三千多幅作品中拔得头彩获得金奖。92国际水墨大赛获得铜牌奖等。这期间经常被邀请参加国际性艺术交流并举办个人画展。应韩国汉城美术家协会、美国华盛顿商务中心邀请进行文化交流并举办画展。整个九十年代她在美术创作上题材新颖,手法创新,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国际国内大展中频频参展得奖,为中国画在国际上传播和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世纪王雅平在艺术创作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创作出来许多有分量的大型作品,在全国美术界的影响不断增大,显示了浑厚的艺术潜力。两次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为一位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及她的成就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普遍的关注。     王雅平对绘画艺术事业的追求永不满足,200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态度极其认真,扎实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成为在中国美术界为数很少的实践类艺术博士。王雅平以她已具有的厚实功底和艺术成就,以及善于学习执着追求的个性,将在美术领域产生影响力、为艺术传播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雅平的近期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谈,一个是东北农村题材的作品。这部分作品反映农村风貌,画面充满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大量写生速写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重深入刻画每个人物,形象厚重生动。创作过程经过较长时间的提炼深化使整个画面非常完整。特别是作品《大柴院儿》把农村儿童学习的情境表现得深入细致,源于生活又经反复提炼而高于生活。这幅画参加了几次重要的画展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入选了中国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近来她又推出了青蕴系列作品,这个系列的人物的表现形式独特新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很有现代气息,笔墨处理得很有韵致。画面墨蕴生动丰富又把中国民间装饰图案自然结合,融中国青花高雅的格调使画面清新鲜活,呈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图式。这是她在博士毕业后两年多新的探索、新的收获、新面貌的拓展,相当成功。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刘曦林谈王雅平的画     雅平是个很有才气的、很优秀的女画家。我见她的画有限,但是能让人忘记她的画很不容易。第一次见她的画是《大柴院儿》,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举办草图观摩会上,我就记住这个草图。画里一帮孩子在苞米棒堆里学习,给我很大的触动,说明这个画家有生活,关注生活,关注那些贫苦孩子的生活,没有生活不可能有这个构想。这张画很朴实,很亲切,能让人引起回忆,引起联想,引起关注,这张画寓意很深。     她表现农村生活的还有《田家味儿》、《秋声》这些作品,也是朴实亲切,都是用生宣和工笔画的笔法,用比较统一的色调,表现朴实的农民形象和农家生活,是画得很不错的。她是从鲁美毕业的,鲁美王盛烈先生的体系为东北人物画作出很大的贡献,把素描的因素融合进来,塑造人物形象,但是感到没有从素描中解放出来。我很高兴地看到雅平的画摆脱了素描的束缚,最后把素描的体面、明暗关系慢慢减弱,用线来造型,同时吸收西洋绘画的色调,像《大柴院儿》的黄色调,这个淡赭石和淡灰绿的《秋声》,都体现了很好的色调语言。     最近又看了她跟刘大为学习期间的笔墨写生,这些作品对她很重要,因为刘大为也是从西洋画出来的,但是国画功底非常好,线造型能力非常强,她的笔墨融合水彩的东西,这对雅平的学习有一个好处,除了有比较深沉的内涵之外,笔墨也是很讲究,敢于用淡墨,敢于用枯墨、枯淡墨。《期待》这张画画得非常好,很有韵味,人物的情绪也非常好。     她现在的艺术表现在发生变化,《青蕴·态》这个系列可以说又有了自己新的特点。这批作品在色调上很大胆地把青花颜色的清纯用到中国画里来,她这个青花颜色的调子,和中国的墨色、没骨的人体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感到非常契合,组合得很好。用青花这样一个色调,画山水的有,画花鸟的也有,画人物的比较少,在人物画里面把青花的色彩和没骨的形象和墨气融合得好的也不多。另外她的画还有一个特点,善于运用空白,笔不到意到,这都是她取得的可喜的成绩。中国画丰富的笔墨变化和青花颜色交汇到一起的时候,出现了很丰富的效果,使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又丰富了一个层次。这里面当然还有西洋绘画的影响或者是营养都可以,比方说以黑背景来衬青花,这都是画水彩画、油画、素描的方法,但这里面墨气的枯涩和湿润的变化是中国的东西。这仍然是值得肯定和值得发扬的东西。一个人在中国画里面有一点突破就很不容易,她已经有不少突破了。     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还要以人物画为主。当用青花这种色调画女孩子形象的时候,也要注意人物内心的渴望,不要疏忽。不要把她们也画成大花瓶,就是说仍然以人物的形象为主。女孩子的形象很纯真,很美,但也要把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气质,人物的个性放在首位。因为你首先是个人物画家,人物画家就是研究人的,就是用造型的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特别要把人当人来画,因为好多人物画家不把人物当做人来画,他的变形、他的丑化已经和人的生存状态没有直接联系了,或者就把人画成鬼了。把人物变形不是不可以,在个别情况下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普遍地把人画成鬼,不能普遍地丑化中国人取媚于洋人。雅平的《期待》还是很有个性的,这个优点还是要把它保持住,尽量发挥。她画女孩子都很美,但要进一步深入表现个性。走在大街上会看到多少农村孩子来城里打工,她们的形象、身世、气质一个人一个味儿。美术馆办过一个“农民·农民”画展,韦启美老先生当时在世,就对我提出这个问题,怎么样把农村孩子刚进城还保留着农村那个味儿,又是城市人打扮的那种特殊状况表现出来。他讲的就是要有味儿,就是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表现的不同的味。     表现形而上,表现人的精神,表现人的灵魂始终是首要的,把这个关系处理好之后你的艺术语言会接踵而至。语言会跟着你的内在情思走,这样我就不是孤立地研究艺术符号,我的符号是跟着我的艺术内涵走。不是说独立地研究符号没有意义,它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和内在的情思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能动性,使得你的主题精神、形而上的东西更加深入,更加突出,更加深刻,更加动人。一个人物画家不仅应该让人们记住你的符号,你的形式,还要让人记住你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画大师都有很多形象让人记住,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哪怕是要卖的画也要打动人。市场应该跟着艺术走,这样你的艺术才会得以升华。雅平的心态很好,悟性很好,会画得更好。(刘曦林)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