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曾迎春追求绘画的思想性
  曾迎春     《遥远的清河》     曾迎春     《东出西落》     曾迎春     《门外谁来问落花》     曾迎春     《走进春天》     曾迎春     曾迎春     女画家曾迎春曾被评为当代30位,作品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花鸟画家。cdN-wwW.2586.wanG对此,著名美术理论家孙克也给予了高度赞扬:“女画家曾迎春在当代画坛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位,她能敏锐地看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某些现象,并能将其提炼升华为引人深思的作品。她有些画作突破了前人惯有的方式、面貌和形式表现符号,很有创造性。曾迎春不但在女画家当中是出类拔萃的,在男画家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一直以来,曾迎春都坚持追求绘画的思想性,寻找作画与赏画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这才是成功的。“作为画家,不管你的理论修养多么高深玄妙,最终是要通过你的作品说话,完全要靠画面打动人、感染人。怎样才能让你的思想完美地转换在画面里,我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时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抓住生活中最初的感动。了解传统艺术,但摆脱其规范的束缚,能够融百家之长,敢于大胆取舍。追求画面的情、意、境。一切不择手段的技法都要为画中的思想、画中的艺术效果服务。”     曾迎春的花鸟作品以铺底形式营造意境。大角度营造一个可以让人联想的基本环境;小角度制造环境的归属核心,每一幅画都讲求情景交融,缠绵悱恻中有伤逝的惆怅与感怀,像一首无言的诗。在画面处理上,曾迎春往往对画面背景不惜用大块的墨、色反复渲染,在对背景倾注了大量笔墨之后,对画面主题往往用精线条简笔勾勒,廖廖数笔,使画面优美而不失灵动,简洁而不失明快。     曾迎春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又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形式,其深刻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和非凡的艺术激情,以及博观约取、举重若轻的风骨风怀,吸引了无数的鉴赏者、爱好者和收藏者。北京商报记者 陈丽君     曾迎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协专业创作员、中国民族画院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北京华夏名流画院副院长。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其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及藏家收藏。《美术》、《今日中国美术》、《中国书画名家集粹》、《荣宝斋》等报刊对其艺术创作均有专题报道和介绍。出版有《曾迎春画集》、《名家名画·曾迎春彩墨无声的诗》等画集多部。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