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朱叔重《秋山叠翠图》赏析
  朱叔重     朱叔重     朱叔重,一作叔仲,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4世纪中叶。工画,善诗,“每赋一诗,得摹写之妙,辄肆笔绘之”。曾著《铁网珊瑚》,曰:“王维‘水田白鹭’‘夏木黄鹂’之诗,即画也。李思训数年,吴道子一日,其工夫学力所到者,画即诗也。”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在绘画上也卓有成就,可惜遗留下来的作品很少。     《秋山叠翠图》是朱叔重传世的作品中比较精良的一幅。此幅右上角有款识云:“至正乙巳(1365)岁春三月五日叔重写秋山叠翠。”下有“朱叔重印”一印。     此图绘小桥对岸,林木葱茏,屋宇数间,隐约可见;山岭连绵蜿蜒而上,白云深锁于山际。通幅云山苍润,水墨淋漓。朱叔重用笔比较宽厚,无论是单线勾勒,还是圆点点苔,亦或是山体的皴染,其笔道都非常厚实、圆润,没有纤细之笔;用墨则发挥了墨色与水之间的丰富的变化性,浓墨蓊郁沉稳,淡墨爽润清透。CDN-WWw.2586.wanG这是一幅笔墨语言很突出的山水画。     另外,在这幅画中能明显找到米芾和高克恭的影子。北宋米芾创造了“米氏云山”的山水技法后,元代继承者不多。继承者中以高克恭成就最高。“米氏云山”所表现的是江南镇江一带的草木与丘陵。南方雨水多,地势低,所以景物常处在一种烟雨朦胧的状态下,而“米氏云山”正吻合了这样的景观。而生于北方的高克恭继承这种技法后,除了画一些南方典型的云山图之外,还画了一些具有北方山川气象的山水画,如《云横秀岭图》,画中的主山明显有了北方的气势,改变了“米氏云山”的含蓄与温婉。朱叔重的《秋山叠翠图》,既吸收了“米氏云山”墨气淋漓的感觉,又借鉴了高克恭所画群峰秀岭与丛林密布的样式。只是朱叔重的绘画能力与观察深度有限,这幅画只在笔墨语言上有特色,而在景物的塑造上,不免有些概念化,树林与山头刻画得过于简单与平均。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