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万里映金辉 100cm×370cm 2009年

山舞大地荡春风 37.5cm×25cm 2012年

凌云千秋志 67cm×67cm 2010年

雨后代家坪 136cm×68cm 2010年

王界山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老子的一句名言,我以为是中国山水画的哲思玄理所在。cdn-www.2586.WAnG所谓往来就是有来有往,自然就不是单向的传递。也就是说,中国的山水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和人平等地交流;同样道理,人也可以与自然平等交流。“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界山的山水画正是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进行交流对话的结果。
王界山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万里江山,钟情于山川林海、烟云水瀑、古迹村落、田园故道,尤其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难以割舍的乡情乡恋。为了寻求天地精神,他的足迹踏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强调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与体验,他主张“回归自然,法由我变”,他要凭借他多年积累的传统功力、造型基础、西画技巧,得江山之助,假自然之象进行种种的探索,写造化之变幻,抒心源之灵妙,传江河大地之神韵。他以众多对景写生、对景创作的作品,无言地阐述着自己的艺术观和审美取向,那就是以出入古人笔墨为基础,以造化自然和现实生活为参照,试图在重新解读传统、复归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传统山水画的再创与新生。为此,他曾三十年如一日地深入大自然中画写生、画速写,去体味天地精神的生命律动与本质规律,去探寻为自然“写真”的造型和笔墨语言的融合,把包括关注形、光、色在内的西画创作技巧,有机地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使画面丰厚而富有生活气息和现代感,目的是为写意的中国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的表现力。
王界山的山水画是缘物寄情的产物,是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外化。因此,他的作品始终以一种蓬勃的活力与清新的气息,给人一种新颖而鲜活的造化之美。他善于把具体细致的客观物象的描绘与抒发自我的感情紧密地糅合在一起。他继承了中国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传统,强调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更多地关注绘画自身的表现力,即艺术语言的探索。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主题,他是根据景物表现和意境营造的需要而选择或改造传统的笔墨程式,有时大笔纵横、洋洋洒洒,有时工写结合、玲珑剔透;有时以线为主、粗擦细染,有时没骨点泼、墨色互映,他自始至终都注意到以“感觉”为出发点,在不脱离写生性的基础上,强调以笔墨意趣去表现自然的本质,探索新的皴法、点法和新的笔墨结构,加强作品的现实感和感受的丰富性。他的用线,贯穿了宾虹老的“五笔笔法”追求一个“活”字,他的用墨;融合了黄氏的“七种墨法”追求一个“变”字;他的构图,稳中求异,争让有度,追求一个“新”字。画面上笔随心运,墨随笔走,自然真切,用以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去勾连古今相通的文脉。应该说,这是接近写意本体的笔墨操作方式。
王界山的山水最大的魅力在于他对山水造化的领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崇尚大千世界盎然的“生意”,从而构成了他作品人人心中皆有,又人人笔下皆无的艺术面貌。“剪裁江山更妩媚”,王界山坚持走在探索的路上,他是在创建自己的艺术语言特色,是在创造自己的艺术,同时也参与了一个时代对中国山水画现代形态的建构。(贾德江/文)
二O一一年十二月八日于北京王府花园
王界山 简历
王界山,1963年3月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现任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空军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军美术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第六次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代表、第八次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曾获第三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作品《金秋无闲人》、《天地之间》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多次参加全军、全国性美术展览,并有作品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多次参与组织全军、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空军、北京文联、北京美协举办的大型美术展览,以及研讨会、培训班、写生采风的多项文艺活动。曾出访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韩国、意大利、梵蒂冈、埃及、坦桑尼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柬埔寨、老挝、泰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出版有《王界山诗·文·画选集》、《天地之间--王界山画集》、《王界山写生作品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经典作品丛书--王界山作品集》、《共和国六十位国画大家精品集--王界山》等专著。中国画《接天连地无穷碧》搭载神七遨游太空。被读者与媒体评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升值潜力的中国画金鼎十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