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从美术史中看当下
    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     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在这幅画中借裸女和绅士的形象来表现对外光、色彩和空气描绘的探索,这也是印象派最重要的成就——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     樊林说,把印象派作为一个典范是因为它经历了革新和动荡,在当代艺术混乱的今天,“希望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现状。”而系列讲座策划者、如意画廊艺术总监巫海英则希望以帮助解读为起点,提升大众的鉴赏水平。     为何开办油画赏析讲座?主办方:只有全民鉴赏能力提高,才会有艺术全面化时代     “专家带您看油画”系列讲座是由广州如意画廊策划组织,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油画艺委会支持举办的主题艺术分享会,共有五场,将于今年内全部举办完成。此系列讲座将以不同的切入角度为出发点,从对油画的材料、技法、色彩、透视语言、形式、风格等元素进行深度剖析,到油画艺术史以及个案分析,由此完整地定义或者阐述油画的艺术价值。     巫海英认为,对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中国艺术市场来说,有全民鉴赏能力的提高,才有艺术全面化时代的来临。“观众对艺术品鉴赏能力以及保存常识的普及是必要的,但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点发射到线,再从线发散形成面,渐行渐广才是发展之道。CDN-Www.2586.wANg”巫海英说,我们希望通过此系列的讲座,能让观众多角度、全方位地对一幅油画作品进行解读,进而提升观众对油画艺术的鉴赏能力。“对作品的全方位解读才能构成与作品的直接对话。”     美术史对艺术爱好者意义何在?     主讲者: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现状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这个艺术流派反对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20世纪以来,法国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备受市场欢迎。“但印象派的第一批艺术家们在19世纪60年代举办第一次画展之后,却是备受批判、嘲讽。”樊林说。     樊林认为,在今天讲印象派的历史或许会对当今年轻艺术家有警醒作用。印象派最可贵的是它的艺术革新,“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警惕,帮助我们看当下。”     除启蒙年轻艺术家以外,樊林也希望以印象派为例的讲座能影响中国的企业家、藏家。“之所以讲印象派,一是印象派的材料丰富,历史比较近、比较清晰,能查到每幅画的流向,什么时候有人修复过,换过画框;二是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很多大博物馆的印象派画作都是由最初的藏家捐赠。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暗示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我们经常讲中国的企业家如何做慈善事业,那么他们也可以把好的艺术品捐赠给美术馆。”     “如今太多藏家以市场价值衡量艺术标准,其实这并不是唯一渠道。”在樊林看来,藏家在挑选艺术品的时候视野也要足够开阔,有自己的判断,才不会被外界评论和艺术掮客影响。“收藏者首先要熟知世界上的艺术史。加上有明确的个人趣味,这两样东西会让你成为有判断力的藏家。”樊林一直与艺术市场保持一定距离,而专注美术史研究领域。因此她给藏家的建议也是由美术史出发,“收藏时,藏家的眼光很重要,举个例子,法国有位画商叫卢埃尔,在印象派画家还没举办第一次画展的时候他就已经认识莫奈了。他非常喜欢莫奈的画,但是莫奈的画当时没有人欣赏也没人收藏。出于对莫奈的喜欢,他买下了莫奈当时画室里的所有画,有些画的价格连10 0英镑都不到。后来我们知道莫奈的画拍卖成交价都非常高,他的《睡莲》在伦敦拍出了8000万美元。当然我们不能以成交价去衡量作品的好坏,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藏家的眼光。”(记者陈晓勤 实习生余阳)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