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八百年前的西湖什么样
1:一、钱湖门瓦子
什么是“瓦子”,这是学者普遍头痛的问题。《马可·波罗游记》里提到:世界最富丽华贵的临安城,城内除掉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外,还有十个方形的大广场或市场,称为“瓦子”。 迄今为止,没有人真正见过南宋时的瓦子是什么模样,也没有留下任何形象资料,研究者只能从各种记载中了解大致结构。
2: 二、西村渡口
陆游《游西村》里“昨夜雨多溪水浑,不妨唤渡到西村”,写的就是这里,又叫“西村唤渡”。 西村位于孤山的西北角,大致为今天的西泠桥处,不过这里呈现的是一座奇特的建筑,而绝不是桥。该建筑就建在水中,以竹木所构,中有一水门,上有屋顶,门为对扇,画面中双门正敞开着,可容船只通行;如果关闭,则船就无法进出。
3:三、大石佛院
画面中,在与断桥隔湖相望的山麓上,触目就见山中一座独立突显的涂朱围墙高大佛殿,殿中立有一尊巨大佛像。cDn-wwW.2586.Wang这就是大石佛院及大佛头了。该遗址现在宝石山下。 据说此佛头由秦始皇东游泛海时的系舟之石雕铸而成。画中描绘的大石佛院,是一座独立的开放式大殿宇。从这尊大石佛实际高约10米来计算,则此大殿宇通高约在18米左右,宽约11米。
4:四、大昭庆寺
南宋皇家五山十刹之一的大昭庆寺原址在今天杭州青少年宫的位置,昔日的天王殿,早就成了市民活动广场。前几年,有提出修复。 不过,跟雷峰塔一样,大昭庆寺之前并没有南宋时期的实景图留存。这幅画面中,在水磨头与石函桥西,有一座气势雄俊的寺庙,其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5:五、先得楼(古望湖楼)
先得楼就是古望湖楼,苏东坡曾有诗《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使望湖楼名声大振,成为一代名楼。 从画面看,可以看出今天西湖边的望湖楼并不在南宋望湖楼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图中标出的先得楼,其实在今天望湖宾馆的位置。
记者 潘卓盈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文史研究学者陈珲考证的这幅《西湖清趣图》,她将其重新命名为《西湖繁胜全景图卷》。在长达四年的考证过程中,她同时把画卷中已知的景点做了地名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