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名师丹青楚风汉韵

 图为:《鹰》102cm×69cm纸本

 图为:《花鸟》纸本水墨138cm×68cm

图为:《花卉卷丹》纸本水墨132cm×48cm

  据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在这里,公众不仅可以一睹《清明上河图》(佚名)的异本,也能近距离地观摩到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艺术大师的精品,既可以通过张振铎、王霞宙、张肇铭等艺术家独具个性的艺术传承,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充分地感受到改革开发以来学院教育实施现代转型的变革浪潮。cDN-WWW.2586.WAnG与武汉其它公立美术馆不同的是,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还收藏有该校优秀青年学子的作品。让过去深藏于学府之中、仅供专业人员研究的收藏作品一次次与公众“会面”,是该馆的立意所在。

  穿透时空雄浑大气的《鹰》

  张振铎(1908.9-1989.4),原名鼎生,字闻天,浦江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好学深思,笃志学习国画。他师承山阴画派,早年受业于经亨颐、吕凤子、潘天寿等。他善于博取众家之长,作画简逸粗犷,苍劲浑厚,风格独特,李可染称之为“南张北李(李苦禅)”。其艺术创作生涯纵贯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为我国画界公认和推崇。他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与潘天寿等组建白社画会,是享誉荆楚大地的国画大师。

  画作《鹰》具有雄浑大气的内涵与特色,体现出笔法的稳健遒劲,有一种笔墨穿透时空的清新馥气和雄浑大气。

  意向隽永的《花卉卷丹》

  王霞宙(1902-1976),自号怀约室主,湖北枣阳人。父亲王云果留学日本,家境殷实,廿岁就读襄樊师范学校,后考入南京艺专,与马万里、欧士道、闻钧天等五人同班。青年时期工人物画,尤擅仕女,受清代费丹旭、改琦的仕女画技法影响颇深,画出的仕女轻盈、柳秀、柔弱、飘逸,人们戏谑地称他为“王美人”。1947年后,他经过反复权衡,决心改弦更张,放弃人物画,主攻花鸟画。他根据当代人们审美规范的不同,投入地多画以往少入画或者根本不入画的品种,在写生中融入新思想、新情趣、最终创造了新境界和新的表现手法,作画笔势愈显老辣苍劲。

  他曾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历任中国美术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等职,是湖北艺术学院国画学科奠基人之一。

  画作《花卉卷丹》无论是线描还是渲染,俱技法精到,枝叶临风,郁勃灵润,体现了其创作后期“重意象升华”的特点。

  纵笔驰骋绘《花鸟》

  张肇铭(1897—1976),早年在北京艺专时,从师王梦白、陈师曾,深受恽南田画风的影响,后来研究过陈淳、徐渭、李鳟、华喦、赵之谦、任伯华、虚谷等明清画家的作品,兼写生与写意派二者的优点,把形象真实与缘物寄情统一起来,不求工而见工于笔墨之外,七十岁后,画风大变,由小写意到减笔大写意,由用色多一变为用墨多,讲求经济原则,以少胜多。以花鸟画闻名于世。

  他是湖北省美术教育事业的先驱,曾任武昌艺专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主席、全国美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等多项职务。

  画作《花鸟》纵笔驰骋,水墨酣畅,体现了张肇铭画作的朴素自然,平淡天真,深得水墨写意派的真体。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