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喜绘折枝花鸟,删繁就简,取其疏朗明洁,以寄寓其高雅淡逸之趣。折枝花鸟可以说是钱选的又一绝活,虽然比起他的大靑绿山水来在名望上稍有逊色,但其实际水准并无稍让,故夏文彦《图绘寳鉴》特为指出:“尤善作折枝,其得意者,自赋诗题”。
《来禽栀子图》卷,纸本,设色,纵29.2厘米,横78.3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绘栀子花两株,枝叶淡墨线勾轮廓,极精巧工细,以色傅染,色不掩墨,设色清丽文雅,形姿生动。其精致不亚于南宋院体高手,其淡淡渲染,更能显示出绝对是个行家里手。难怪,赵松雪赞其花卉画“妙处正在生意浮动耳”,由此画能窥见一斑。是图未见禽鸟,但隔水有赵松雪跋:“来禽栀子,生意俱足。舜举丹靑之妙,于斯见之。其他琐琐者皆其所为也。”恐是原图之残简。
实际上,南宋院画中的工笔传流到元初已有较大幅度的改观。具体而言,从折枝花鸟小页团扇到赵松雪的人物鞍马工笔重彩,除了幅面的大小不同之处,在题材的选择画面气氛的把握上都是现出相异的特征来。比如同是画工笔,赵松雪就很少会有两宋画院花鸟画家那种格物至致的态度,在他的立场看来,精于格物远不如复古来的重要。cDN-wWw.2586.waNG山水画中的高克恭,花鸟画中的王渊,还有画墨竹的李息斋等人,基本上都不与两宋院体花鸟画的格式相近。钱选也是复古派中的一员骁将,不过他却并非是流派意识单一明确的角色。在靑绿山水的振兴与探索方面,他显然是个复古主义者,但在工笔花鸟画方面,他却是个近世趣味至上者。同是传统:六朝是何等高古,南宋院画却相对短暂与接近,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境界与趣味,钱选的《来禽栀子图》居然完整地保存了南宋院画的构图,技巧与精练的整体格调,在元初画坛上令人刮目相看。
可以说,《栀子来禽图》体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美,讲求栩栩如生,撷取一景一物,刻画细致入微,以写实构成自然平淡的韵趣。钱选立足于描摹自然形态,试图通过浓郁的自然景物——栀子花来抒发淡雅的情怀。在画面上,没有匠心独运的对比,花叶都处于一种淡淡的气氛中,花白而不粉,叶绿而不翠,都是轻逸素雅的。——这种清淡的情趣,正是钱选倾注在画中的艺术基调。
善于刻画和铺排是这幅作品在技巧上的特色。栀子叶上的丝丝叶脉,花蕊中的点点花粉以及花朶的聚散开合之态,都是维妙维肖。叶的向背仰覆也交代得准确无误,至于枝干的渲染也足以显示出他的技术功力。钱选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精密度眞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写实功夫,北宋的院画也不过如此。而其中的趋向,还颇有南宋院画的美学趣味。同时,画幅上密下疏,左紧右松,花淡叶深,一聚一散,富于对比而使画面具有更多的欣赏内容。
万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