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宁创作这幅画时,我们家还没有今天大画室里的大画桌。高近1米的宣纸摊在桌上,上下还会垂下去。长度就更没法铺了,所以晓宁是一边画一边卷起来。然后,凭记忆使整个画面有机统一”。晓宁夫人杨女士说起晓宁先生创作第一幅56米的《万马奔腾图》长卷,至今记忆犹新。
那幅《万马奔腾图》长卷因太长,平时根本没地方可打开观看全貌,晓宁夫人说,她记得这幅作品只打开过3次。第一次为看成画后效果,晓宁找到老朋友、南京市栖霞区政府一部门负责人老潘大哥。潘大哥特地为画家找到一处大会议室展开的。当时艺术大师亚明也到现场观看,他叼着烟斗兴致勃勃评看着,还题词“形神妙绝”;第二次是晓宁又一老朋友、苏北洪泽县委书记听说后,说县政府正好盖了新大楼,就邀请晓宁去展画,那是雷晓宁56米《万马奔腾图》长卷第二次展现;第三次就是2002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上,由于这长卷几乎包揽了整个展厅,被媒体报道为“一个人一幅画的画展”。
这幅《万马奔腾图》长卷在《收藏》杂志刊登后,福建一位企业收藏家和夫人,特地乘飞机赶到南京找雷晓宁,执意要收藏。CdN-WWW.2586.WanG“当时我们正想法要买画室,因为晓宁要画许多巨作,只好忍痛割爱。”晓宁夫人说,“当时长卷只卖了大几十万元,福建收藏家把画款汇来后,我去南京邮政大宗邮品处邮寄。在邮寄过程中,还不断打电话问长卷到了哪里,直到福建收藏家收到才放心”。“现在这幅画要值1600万!”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施正东对我说。
作为辛亥革命后人,雷晓宁1952年11月生于南京,也一直在这座古都长大,去年正是他的本命年。祖父雷飞鹏虽是清光绪年皇室翰林院湖南籍六大翰林之一,但很早就加入了兴中会,又到东北领导同盟会辽东支部,投身辛亥革命,被誉为“东北民主运动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华革命先驱”;父亲雷志洁曾任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机要科长、主任秘书;母亲赵润华多年从教,外祖父赵家瑀系中国电影业创始人之一,曾创建大光明电影公司。
而雷晓宁自己,则在1961年左右9岁时,经友人介绍拜著名画家赵良翰(吕风子学生)先生、后又拜刘汝醴教授(徐悲鸿学生)和当代艺术大师亚明先生学画,从此步入艺坛。他牢记恩师教诲,正直友善,作画严谨,不喜应酬。他画马从不打底稿,作画激情澎湃,大笔起伏,中锋、侧锋、逆锋并用,跌宕纵横。他汲取李公麟、韩斡、朗世宁作品中精华,传承发扬悲鸿大师画马精神,深入马场,观马、养马、骑马、画马。研究马的解剖结构、造型特征和精神面貌,落笔水墨淋漓,一气呵成。如今,他已是座落于中国道教之冠、江苏句容茅山风景旅游区,获“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的世界最大老子神像雕塑家,且以“当代第一马”名扬海内外。2004年他应全国人大邀请再次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7米×2.7米巨幅大写意中国画《万马奔腾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现在他又再次创作了长7米、高2.7米的巨作《万马奔腾》,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后,引起海内外热烈反响。
■叶雷(作者为南京日报高级记者、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