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喜见金篁啸春风——读柴寿武的金竹诗画
\ 晴岚韵吟
\ 金篁竞秀

\ 《题富贵长寿图》
\ 《题雨竹》   \ 金玉同辉
\ 一路春风万竿金   \ 金竹呈富贵 良禽献寿康
\ 富贵仙寿图     关于诗书画的关系,苏东坡先生有“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也”之说。CDn-WWw.2586.WAng这就是说,诗画同源。诗为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柴寿武就是以诗人的气质作画,以画家的情怀写诗。他信步画苑,独钟情金竹,吟诗作画,诗画交融,给人以醇美的享受。
    一、信步翰苑钟情金篁
    我与柴寿武相识相交已整整30年了。柴寿武自幼濡染翰墨,至今已40余年。在诗词方面,他以写五言、七言等古韵为主,并偶涉词赋;在书法方面,他则情系篆隶而自抒心机;在绘画方面,他的花鸟题材涉猎较广,荷花、芭蕉、葡萄、凌霄、水仙、菊花、兰蕙等均可挥洒自如,而最为喜爱并擅长的还是位居四君子之首的竹。他以慧眼相识并钟情如痴的灿灿金竹,则是他的至爱。金竹象征着富贵与吉祥。柴寿武为金竹写生、写神,并赋诗赞颂,开启了他以金竹这一新的画种为题材,为时代讴歌、为民生祈福的绘画新境界。
    二、以诗入画画中寓诗
    诗画交融、相映相衬是柴寿武金竹诗画的一大特色。在读其画卷时,不仅要看他一幅幅构图新颖、笔酣墨畅的金竹画,更应细读其一首首情景交融、韵味隽永的题画诗。例如,他在一帧金竹摇曳、双鸟相依的画中题写的“我家紫毫恋金篁,百竹轩中舞潇湘,诚邀天下丹青客,共享笔端一抹香”,以拟人化的笔法,将手中挥动的紫毫和春风中摇曳的金竹比喻为在清芬中欢愉的舞者,让读诗品画之人心旷神怡。又如,他在一幅画有金竹和寿带鸟、题名为《富贵长寿图》的画中题诗“今有豪情胜旧时,与君对酌两心知,朦胧醉眼迷离梦,挥写金篁富贵枝”,真诚地表达了他生活在这一美好时代的激昂豪情,和以金竹为题材、赞颂祖国富贵繁华的赤子情怀。
    三、画随时代致力创新
    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揭示出书画艺术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真谛。柴寿武深谙其理,他在台北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上,畅述了关于书画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写道:“我们所说的继承,并非为继承而继承,发展也非为发展而发展。继承是为求发展的继承;而发展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从艺40多年来,柴寿武拜师津门画坛名宿、醉心笔墨、临池不辍,打下了扎实的书画艺术功底。在潜心继承的基础上,他以金竹这一生长在自然界,但自古以来却少有人画的珍稀竹种为题材,并作为自己书画创新的主攻方向,挥金泼彩、濡墨成韵,创作出一幅幅金碧辉煌、墨彩飞扬、气韵生动的作品,用以歌颂春风浩荡、春光明媚、春色满园和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