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桃花溪

麦里芝水池一角

江南渔村
为了“笔墨当随时代”,在传统技法中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远柏学兄走向大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踏遍青山,寻幽探胜,朝随彩云出,暮踏寒露归,一路上眼观、心记、手写,画稿数千,素材满腹;创作时立意造景、信手拈来,化胸中丘壑为纸上丘壑。他传统技法深厚,写生素材广阔,早期学古而从未泥古,学师也不尽似师,善于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他作品中既有李可染的浑厚、凝重,也有黎雄才的青绿烘染,新安派的疏朗清润也时有出现。他博采各家技法之长,以写生为构架,信笔挥洒、边勾边皴、边擦边染,一幅幅表现皖南山村、佛国览胜、密林幽谷、峡江情思的画面,出于腕底,并不胫而走,流散于江淮大地。由于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踵门求画者、学画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cDN-WwW.2586.wAnG因他的作品易求易懂、人品豁达谦和,所以深受人们敬爱。2003年、2004年,安徽省、市文化艺术界为其举办了“韦远柏从艺六十周年书画回顾展”,各界人士参加祝贺,盛况空前。
远柏学兄经营山水70余年,无一日不操持笔练。其初学老师午昌,后学宾虹先生,以两大宗师笔法熔于一炉,点染水墨、浅绛青绿,无不中于绳墨,诚吾辈同窗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