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江西的那些特色画种

有一种画,它以吹塑纸为绘制工具
吹塑版画是在吹塑纸上以笔代刀加以刻划并用揉、搓、折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和纹理,然后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图画艺术,其难度虽比木刻稍小,但效果却各有千秋。
记者在《上饶首创吹塑版画》一文中介绍到,上世纪80年代,一幅名叫《鱼市》的版画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便是江西上饶版画艺术家苏烈熙于1984年创作的版画作品。与我们常见的木刻版画不同的是,《鱼市》是一幅综合版水印版画,因为除了木刻,它还融入了一种新的技术,以吹塑纸为材料制成吹塑版画。
代表人物:上饶版画家苏烈熙。
上世纪80年代初,苏烈熙开始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版画创作形式,通过对包括蛋壳、水泥、布料、塑料、纸张、吹塑纸等一系列材料的多次摸索和试验,最终选择了制作较为简单、肌理又能运用自如且效果非常特别的吹塑纸作为集中探索的版画制版用材。他追求的是多变的艺术风格。

漆画是以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由于漆这种材料的特性,漆画也往往具有自然生动的肌理感,有一种天然的材质美感。cdn-wwW.2586.waNG
记者在《南昌戚耀辉和他的赣风漆画》一文中介绍了江西漆画的创作现状及特点。江西是国内最早开始现代漆画创作的省份之一。1984年,漆画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现代画坛。之后,198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届中国漆画展”,在参展的200幅作品中,江西省选送的作品就达到69幅,戚耀辉的两幅作品《渔村》和《秋水共长天》入选,其中,《秋水共长天》获创作优秀工艺奖,而《渔村》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代表人物:江西省漆画家戚耀辉。
戚耀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漆画创作,走过的历程几乎与江西漆画的发展相吻合。在戚耀辉的漆画作品中,江西的山水民俗是永恒的主题:《傩面人》体现了江西特有的傩文化;《渔村》和《水酒飘香》是江西鱼米之乡的写照;《茶姑》则是婺源茶乡姑娘采茶归来品尝新茶的场景。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烙画所用的画笔从最初加热的铁针发展到了如今的“电烙笔”,即作画者可以随意调节画笔温度,以便创作出更有层次感的作品。
关于烙画创作的难度,记者在《江西烙画艺人 传承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术》一文中也提到,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由于使用独特的绘制工具,烙画在艺术创作上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烙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线条简洁,取材广泛,包括人物、花鸟、禽兽、山水、书法等。
代表人物:于都县民间艺人曾平。
烙画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属于较灵活的一门传统艺术,他凭借着多年的国画功底,打破传统烙画工艺的常规,将烙画与国画两种技艺相结合,在烙画作品中力求国画古典和古朴的风格,改变了原始烙画的工艺性。经过多年努力,曾平的烙画获得了业内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色粉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在国外十分常见,深受西方画家们推崇,传入我国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记者在《画家胡立义用冷门技艺 填补江西色粉画空白》一文中介绍到,色粉画是用特制的彩色粉笔,不加任何液体填料,画在有颗粒的纸或布上的一个画种。彩色粉笔本身的颜色就很多,一盒彩色粉笔颜色少则二十多种,多则上百种。所以说,彩色粉笔可以表现出任何一种颜色。同时,由于彩色粉笔是随手可以用,不需借助油、水等工具来调色,如同铅笔一样运用方便。因此,色粉画既可作为速写手段来写生采风,又可以作为创作手段来深入刻画。
代表人物:江西美术教师胡立义。
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色粉画创作的不足500人。而江西美术教师胡立义就是这500人中的一位,也是江西从事色粉画创作的唯一一位画家。据他介绍,色粉画是介于素描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既有素描的韵味,又有油画的绚丽,它最宜表现变幻细腻的物体,如人体的肌肤、水果等。

中国传统绘画分十三科,界画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门类。它以亭台楼阁为主要表现对象,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在唐宋元三代盛行一时。自清代袁江、袁耀后,近现代擅长界画者更少,直至黄秋园界画作品为人所瞩目,几近绝响。而画史中对界画的记载也只是只言片语。
记者在《南昌界画大师游新民独守冷门画30余年》一文中也提到了江西界画的现状,中国美术界以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界画,就算在美术界内,研究和创作界画的人也是寥若晨星,如今全国创作界画的画家屈指可数,而在江西,更是少之又少。 代表人物:南昌画家游新民
游新民是江西极少数从事界画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他第一次走出江西,去北京看故宫,去承德看皇家园林,去苏州、杭州看私家园林,潜心收集、整理零零碎碎的界画资料和作品,历时八九年,几易其稿,1990年最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研究界画技法的专著《界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