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树下仕女图:再现盛唐贵妇的休闲生活
\     在照相机发明以前,绘画是长久保存影像的方法,如果没有绘画,人们便只能依靠文字和语言的描述来揣摩前代的世态人情、山川风貌,而这些方式显然不够直观。有幸的是,绘画艺术帮我们一点点记录数千年来人世的变迁,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唐盛世中那些女子如何打点她们的生活,打发她们的时光。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珍藏着一组六合屏风壁画“树下仕女图”。壁画中,那“芙蓉如面柳如眉”的佳人,要么扶竹驻足凝望,要么团袖而思,要么怀抱琵琶百无聊赖,要么持扇小憩,要么拈花自怜,要么有琴无瑟……有人从中读出了寂寞,有人由其窥见了千年前一个女子怀春时的无奈,有人感受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叛逆和个性张扬时代的气息!
    抚琴扑蝶消遣时光
    六合屏风壁画《树下仕女图》于1987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韦曲镇南里王村的唐韦氏墓。现今韦曲镇北原上的南里王村、北里王村一带,是唐代显赫一时的韦氏家族的墓园。因年代久远、盗墓者破坏等因素影响,大尺幅整体保存下来的壁画十分少见。CdN-www.2586.Wang而屏风画中的六合屏风壁画,能完整揭取并保存下来供今人观赏的,更属凤毛麟角。
    这组壁画共有6幅,每幅画高1.4米、宽0.5米,上面画有一名贵妇人、一名仆人和一棵大树。整组壁画中,贵族女子的姿态各不相同,她们有的拈花低首,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抚琴临风,有的执扇扑蝶,还有的低吟浅唱。6幅壁画表现了唐代贵族妇女不同的生活片段。由于唐代经济繁荣,贵族生活衣食无忧,贵族妇女们终日无所事事,抚琴、扑蝶、舞蹈,还有其他唐代仕女图中的下棋、梳妆、捶丸等等,都成为她们消遣时光的活动。
    壁画中的仕女头上都梳着高高的发髻,这种发髻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式样,是贵妇人的发髻式样。画面中这些人物的相貌,在六扇屏风里,有一个画得比较大的贵妇人形象,我们认为她应该就是墓主人的形象,她穿的衣服,在每一个画面里头都有变化。同时,每幅画中,女主人的身高明显大于男侍和女侍。
    这组树下仕女图画工精致,人物传神,可以说是唐代墓葬壁画中的精品。壁画中,柳树之下,那位贵族女子或是披着红纱或是裹着绿裙,发髻松散,朱唇微起,体态丰满。她身上有着富家女子的雍容和散淡,也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百无聊赖的落寞。有人从这六合屏风壁画中读出了千年前一个女子怀春时的无奈:李商隐的《赠柳》中写道:“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诗中没有一个“柳”字,字里行间却隐着一个多情婀娜的身姿。该诗写柳为虚写人为实,看似惜柳实际上是在怜人;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中写道:“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此诗可以说是少女为相思之苦所困的绝妙写照。那么,壁画中频频出现的“柳树”欲表达的到底是绵绵的情思,还是要留住画中人。时过境迁,现今谁也难以说明白。
    叛逆与张扬“男为悦己者荣”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描写的琵琶女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琵琶在唐代是极为常见而普遍的乐器,在各种乐舞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弹琵琶仕女的形象在唐代壁画中也有发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六合屏风壁画中的《树下弹琵琶的仕女》。
    《树下弹琵琶的仕女》高159厘米,宽56厘米,画面中央绘出一棵参天古树,树下有花草、玩石。树前空地上有两个人物,一仕女,一舞伎。仕女应是墓主的形象,体态雍容,神情典雅,头梳乌蛮髻,身穿白色窄袖衫,外套黄色半袖,绿色曳地长裙。右腿盘曲坐于凳上,左腿着地,怀抱琵琶。她身旁的树下,一个男舞伎头包一方巾,身着黄袍,正随着乐曲,拧腰摆胯,甩动双袖翩翩起舞。
    这样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今人“庸俗”的眼光看来,这画中二人的性别似乎错位了,男子为女子搔首弄姿地跳舞,看上去有点怪怪的。岂不知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叛逆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对男女各自的行为守则本就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妇人为丈夫之相,丈夫为妇人之饰”是当时的潮流,许多时髦男子每天都要化了妆才出门见人的。男舞伎盛装打扮跳舞取悦女主人,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此男舞伎身材比例很小,与女主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观念有多么强大。
    虽然该墓规格较低,但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确有着鲜明的特色。根据此墓随葬器和壁画的特点,韦氏墓的年代应在盛唐之后,中唐前期。壁画风格趋于写实,信手勾勒,不加修饰,近于现代速写,但技法娴熟,应出自民间画师之手。画法以墨线勾勒为主,线条多为“兰叶描”,圆润流畅。设色以平涂、晕染为主,人物服饰、屏风的栏界用平涂法,而山石、树木、人物的发髻则用晕染法,用浓淡墨的变化反映头发的质感。壁画布局合理,构图疏密有致,人物、树林、山石的安排错落有致,并有一定的远近关系。山石只勾勒轮廓,树木粗枝大叶,别具特色。尤其用淡绿在树枝上点抹,有新芽初绽之感,颇有写意风味。树干则用凝重的曲笔表现出树皮粗糙的质感。这幅壁画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和绘画史的珍贵资料。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