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安静是一种气质——万芾花鸟画小识
  安静是一种气质,一种意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无涉功利,笃静修身,需要参禅入定的坚持.显然,万芾有这般的定力.她在城市一隅的住家的地下室里,可以盘踞多日,足不出户。摩挲于笔墨氤氲的宣纸间,沉浸在古往今来的花鸟世界里,心手相挈,心追笔摹。那是她心中的风景。
  \
    花鸟世界是宇宙万物生灵的一个缩影,是生命蓬勃的象征和比拟。“谷里花开知地暖,林间鸟语作春声”(欧阳修)万芾所浸染的花鸟世界,充满生命的欢歌。万芾的作品具有一种通感,源于其作品画面充满节奏和谐的意象构成。她的作品画面已非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尤其她的水墨作品,构图简约而意象丰富。颇有现代构成性,规整而不失趣味,线面结合空间织体,化平面为三维空间。诸如,折枝的交错与掠风而舞的横枝斜叶形成了节奏明确而深具书写性的线条组织,与此同时,烘染点皴而成的墨色块面如水中之渚,若平林阡陌,意象层层叠叠隽永无穷。而画面上的留白,界破稍显滞重的墨块,造化成往复上下贯通左右的一股灵动之气,似光非光,似云非云,将纸上繁华幻化出一片谛听天地万籁,洞观宇宙生灵的别样世界。这是生命的欢歌。恰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一片“虚白”幻想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cDN-wwW.2586.WANg所谓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万芾将这种流动生变寄情于笔墨,在西方构成与东方书写性的结合上相契合,臻成意境。     再言画中格局,非形式构图中表象所涵括。艺术作品的格局一则原发于创作主体即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认知态度与胸襟抱负;二则反映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表现力。中国画,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及其美学的一个载体。“天地革而四时成”(《周易》)孔子又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中国艺术的审美表现基于人与自然的生命过程与规律。不管是巨嶂山水,还是案头的斗方册页,格局的大小,不是决定于幅面的大小。英国诗人布莱克也有“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之说。万芾多有斗方的小画,以小见大,足见她的胸次与创作勇气。中国绘画“气韵生动”的另外一个面向即“气势相生”。是决定绘画格局的关键力量。万芾那些很具构成意味的画面,不是西方构成元素对传统笔墨的机械嫁接,而是传统的“取势”美学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呈现。画亦有起讫、先后、自然之开合以成局,沈宗骞在《取势》中即言“天地之故一开一合尽之矣”。万芾没有简单地将画面的谋篇布局及构图看作仅及形式趣味的小技,而觉悟到是从宏观上审视与体察自然与社会生成、发展规律的一种媒介一种途径。自然万物与我们所在的空间(无论城市还是山川)共同构筑了这个时代的生命共同体,我们在万芾的画里看到了这种生活美学。     万芾置身于城市的水泥山林中,心里看见的是出尘的花鸟世界。静以修身,悠然入画。她仿佛成了花鸟世界的一份子,如同她的名字一般,生机盎然,华滋丰茂。临了想起倪云林的诗句,所谓“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怜。无人作妍瑗,春风发微笑。”万芾有春风相伴,饮吸天地之灵气,开径自行。她的画,想必会映现更多的充满宁静的诗性之美。我们期待。(徐明松)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