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寿奇,暗香自有蝶飞来

喻寿奇作品《荷旺富贵》
宁乡出才子,喻寿奇就是其中的书画才子。前不久,中国邮政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推出一套邮册,其中喻寿奇的四幅作品便入了邮册,这四幅作品中有两幅是荷花,喻寿奇画的荷花“楚楚生灵气,幽幽吐清香”“暗香自有蝶飞来”,在当今堪称一绝。
喻寿奇自小爱画画,“小学二年级时画了最早的一幅画得了98分,老师说,你画得好,有天赋,将来会成为一个大画家,老师的这番话成就了我的人生。”喻寿奇家里贫寒,没钱买纸,他就在别人废弃的账单纸背面画,有一次他忍不住在母亲的被单上画了100只鸡,结果招来母亲的一顿好打,虽然被打了,但母亲从此尽一切可能支持他画画。后来教美术的姨父送他一本《芥子园画传》,他如获至宝,天天临摹,这为他今后的美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就是我的老师,后来我没有进专业的美术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教导,美术基础就是这本书。”喻寿奇说。
喻寿奇的绘画积淀更多地来自生活实践。长大了些,他在乡里学漆雕,“虽然是民间手艺,但艺术是相通的,因此成为乡里小有名气的‘画家’,乡里死了人也来找我画遗像,那时没有相机,遗像是要画的。CdN-wwW.2586.WAng”喻寿奇就这样在乡野里、在自然里吸取着艺术营养。“画像没有碳粉,我就烧了茶果刮上烟灰代替。”艰苦与磨难往往与人才、成就同时诞生,喻寿奇的艺术人生就在生活的清贫与艺术的富饶里开始了。
喻寿奇喜欢画荷,“因为母亲喜欢荷花,她总是教育我们四个孩子以荷花为榜样,虽然长在脏地方,但长得好看。”喻寿奇说,“家门口有一条小小的水沟,母亲让我移来一株荷花种在里面,常常欣赏。后来母亲去世,留下了八分地,我就请人把这八分地挖成一口水塘,里面全部种上荷花。”这口塘里的荷花也成了喻寿奇的写生对象。
荷是中国画的主要内容,古往今来很多人画荷,如何才能画出自己的荷?“可能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痴迷般地观察荷花,一片荷叶上有21条茎蔓,荷茎的中间是没有节的,一片荷叶就有一朵荷花,每朵荷花都有三层花瓣……”说起荷,喻寿奇有说不完的话,他观察荷、咏荷、写荷、画荷,把荷作为人生、道德的理想。渐渐地,画荷也成了喻寿奇的一大专长。他的荷花作品被美国华盛顿市、芝加哥市政厅、洛杉矶华人联谊会等机构收藏。今年,他应邀赴香港参加两岸三地书画家笔会,参加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友好文化节驻华使节新春联谊会”并荣获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使者称号,8月,他入选《感动中国艺术人物》。他出版了《喻寿奇写意荷花集》、《喻寿奇荷花入门与创作》等书画集。他笔下的荷花总是努放着,神采奕奕,配以蜻蜓、水鸟、彩蝶,动静结合,观之心旷神怡、世态顿忘。
喻寿奇说,画荷确是一种享受、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记者 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