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傩图》赏析
《大傩图》宋人作 绢本设色,纵67.4厘米,横59.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宋的人物画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方面较前代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从唐代以画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家通过许多常见的民间生活场景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内容和形式风格上,都反映了平民的心理与爱好。其中,描绘民俗题材的节令画也纷纷出现,如《五瑞图》、《大傩图》等。
《大傩图》描绘的是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傩”的含义是借祭神来驱鬼疫。中国少数民族沿袭了很长时间的“傩戏”也来源于此。每当举行此类活动时,伴随着击鼓敲锣声,人们戴上各种奇异的面具,手持法器,作出与鬼神作战的种种舞蹈姿势,场面非常热烈。
此图共画了12个人。他们都穿着奇异的服装,戴着各式的帽子和花枝。帽子的式样毫不重复,除了斗笠、巾和冠之外,还有人戴着粗角的兽头,或是农家器具,如斗、箩、箕之类。CDn-www.2586.waNG他们身上背着鼓,手里拿着铃、檀板等乐器,或是扇、篓、帚等用具,或是花枝、瓜等。所有人的面部都化了妆,表情夸张。12个人团团围住,手舞足蹈,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大傩图》既是一幅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又是一份研究民俗学的珍贵的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