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梁楷《泼墨仙人图》

梁楷《泼墨仙人图》
梁楷《泼墨仙人图》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东平。性格狂放,嗜酒自乐,号梁疯子。嘉泰年间(1201-1204)任画院待诏。主要擅长人物道释和山水,兼作花鸟。人物画经常取材于禅宗著名和尚的轶事,也画风俗画及故事画。笔墨精练纯熟,草草数笔,有如现代的速写,被后人称为“减笔描”。存世画迹《六祖砍竹图》、《太白行吟图》是他减笔画的代表作品。
  
  此外,他还有一种泼墨大写意法,放弃了传统绘画以线绘形的表现方式,而用饱含水墨的大笔侧锋渲刷挥扫,使大面积的水墨自然地渗化出虚实浓淡,含蓄地显现出衣纹的起伏折叠,骨力内蕴,绝妙天成。本版所刊登的这幅《泼墨仙人图》就是运用这种画法的典型实例。
  
  此图描绘了一位宽衣袒腹的仙人,小眼蒙眬,缩颈耸肩,步履蹒跚,呈现出一副古怪滑稽又超凡脱俗的样子。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笔墨抒写,奇特放纵,如疾风暴雨一般,使人感到神完意足、墨气袭人。cDn-wWW.2586.wAnG画家将非凡的胆魄、纵横的才情、半酣的酒兴,都贯注于刹那间的挥写之中。一股奇崛昂奋之气,奕奕于笔墨之中。
  
  《泼墨仙人图》的产生,与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是分不开的。像梁楷这类受禅宗思想影响较深的画家,在创作中强调顿悟式的智慧闪现。作画时,他们往往从意象出发,去把握视觉与绘画媒介接触的短暂瞬间,并如闪电般快速挥写,寥寥数笔,一挥而就。变幻多端的笔墨中隐藏着无尽的机趣。这种画法很适合禅僧的口味,但却不被后世的文人重视,甚至受到诋毁,以致宋亡后,这种画风便忽焉绝响。后来,这类作品大部分流往日本,对室町时代日本水墨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