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原名英,号励公,当代杰出的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的这幅《八哥蕉石图》轴,纵111、横34厘米,纸本设色。作品恪守中国传统绘画法规,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水墨淋漓,笔意疏朗,虽不见芭蕉树的完整体态,但虚实相生,蕴涵风雨阳光无限生机于其间,自有一番“一叶知秋”的独特写意流露画端,真是胸有丘壑意在笔先。水墨的情致,漫漶于大自然中的生活气息,文人式的抒情呼之欲出,飞白部分布局合理,意象耐人寻味。cDn-www.2586.waNG画面上,一片硕大的芭蕉叶从上而下婆娑纷披,中间使用中锋淡墨勾勒粗大的主脉,两侧平行的分叶脉则用侧锋深墨绘就,娴熟地运用了破墨法的技巧,墨色融合,自然率真,有一气呵成的美感。细细观之,椭圆宽大的芭蕉叶就像炎炎盛夏里的一把伞,带给人们一片舒适凉爽的感觉。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墨色浓淡相宜。垂下来的顶部自然弯曲,似被风吹拂轻轻飘动,又仿佛在季节的嬗递中日渐老去而开始弯曲,既显得动感十足,又充满沧桑之态。一株梅树从画面底部的山石边斜斜地向上生长,虽不见根部,但粗细对比强烈,更显梅枝的遒劲有力。梅枝的一部分被下垂的芭蕉叶遮盖处的山石上,一只黑色的八哥静静地站在那儿,翅膀收敛,尾巴下垂,正扭头回望着什么,或许是在等待同伴,或许是在侧耳聆听某种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显得憨态可掬,十分可爱,达到了笔墨无言、境界自生的艺术效果。山石、梅枝和八哥都只有寥寥数笔,看似随意挥洒,实则笔法凝练简约,尤其是八哥额羽丰盈、双翅八字白斑的外形特征以及性特延长竖立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具有笔墨厚重疏放、形象洗练鲜明、笔简意繁写意的艺术风格,使画面意趣盎然,充满生气。画面右上空白处有作者自识:“一九七二年冬月,苦禅”,钤白文“李英之印”印。可见这幅画创作于1972年的冬天,李苦禅时年73岁,为其晚年的作品之一,现收藏于武汉博物馆。
品读李苦禅八哥蕉石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