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亭的绘画作品,无论国画还是油画,都体现出一种诗意的表达,而且能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目标,时时刻刻都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他的艺术世界。
真正的艺术创作,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画家的主观表达。在对客观物象“取”与“舍”的过程中,心灵随时会被客观物象感动,灵感的火花随之迸发。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自然能打动观者。于海亭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去服从那些所谓的“标准”,而是以自由的心境表达着内心世界,同时折射出自己的精神面貌。在他的近作《梦幻都市》中,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一座位于沙漠中的“梦幻都市”。该作在表现手法上较多地借用了西方艺术的抽象形式,但其却呈现出了浓厚的东方情感和韵味。作品运用了工笔和小写意结合的笔法,并以简单的几何造型构图。画面的几何化、印象化和模糊化处理,寓有形于无形之中,给人以新的视觉感受。点、线、面这些绘画符号在画面中巧妙结合,呈现出变化多端、富于形式感的艺术效果。cdN-wwW.2586.wanG这件作品着重强调鲜明的形式感和由此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相对于西方现代艺术来说,它具有比较明显的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特征。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自然界中的万仞峭壁、飞瀑流泉、林居茅舍都是美的,艺术家要做的是如何合理、巧妙地表现这种美。于海亭的山水画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甚至是抽象的。其作品无一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依据。这些经过审视、取舍、剪裁、加工的素材,最终成为承载画家情感的符号和其心境的折射。
当代画家要想在山水画坛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来,绝非易事;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高、更远,必须有深度的理论探索和足够的实践经验。于海亭更多地是在进行反思和自修,不断历练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分析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各家学说和理论导向,他如登山运动员一般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山水画创作的更高境界进发。笔者相信,随着艺术创作的渐进和艺术境界的提升,他一定能开辟出具有独立品格和广阔视野的艺术新天地。(张本平)
于海亭,山东邹平人。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