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五)

\
 

  《阁帖》以一半篇幅摹刻

  “二王”法书,似乎不是偶然的。它鲜明地反映出“二王”一贯的宗主地位。《阁帖》摹刻的时代,

  “二王”仍然以一元化的地位笼罩着书坛,没有人能摆脱这个规范。与《阁帖》约略同时的苏东坡,以行楷擅场。我们将他的作品与传世《兰亭序》摹本并观,不难发现其中消息的贯通之处。

  “二王”之所以能为宗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江南物质生活的富庶、门阀制度的确立、谈玄论道的盛行以及种种优雅和闲适的情调,为艺术的兴盛提供了极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当时,汉字字体已经顺利地完成了隶变,用笔和结字的技术已趋向成熟,关于书法的专门研究和理论构筑也已开始形成。书法之法在此际达到巅峰,可谓历史发展的必然。

  两晋书家各骋风采,第一次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创作群体。而右军成为集大成者,一切在他手中发挥为极致和典型,技进而为道,写手进而为书家;大令克绍箕裘,铺张扬厉,影响及今。CdN-WWW.2586.WAnG他们的艺术表现和艺术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前人推崇不尽的“韵”。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书家,“二王”是其杰出代表,但并非唯一。在讨论晋人书法和《阁帖》时,我们不应忘却那个酝酿杰出人物的群体。附着于这个群体的“韵”,也在《阁帖》中得到了体现,与“二王”法书一样,对于确立《阁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国魏钟繇毫无争议地成为两晋书法的先驱。钟繇的《宣示帖》(通称《宣示表》)是流传有绪的名迹,刻入《阁帖》第二卷,通常被认为是楷书的定型之作。《宣示帖》笔画优雅圆和,意态矜庄,虽然略含隶意,但结字、用笔都已面目一新,方圆并用,成功地衍生为一种新的字体。钟繇《白骑》、《雪寒》等帖,则进一步削弱了隶书的意味,如灵蛾破茧,进入楷、行二体的自由王国,风格与右军绝似。设若此二者不伪,则我们有理由认为,钟繇之时就已完成了汉晋两代书法的对接,顺利地将一代书风的接力棒传到了右军手中。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