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传统是一个丰富而浩瀚的墨海,要在这墨海中从容畅游,贵在于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叶扁舟,即属于自己的样式、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秦金根即是这样,他在多种名碑名帖的实践后、在碑海帖洋里摸索后,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心态和情操的书体———以苏东坡与米元章为范、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格的行书。
对于书家来说,艺术创作既要与时代合拍,又要有一段超越时人之上的距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笔墨有独特的魅力。而书家的成功还取决于知识、学养、识见、品格和技法上的深厚积累。在当今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书法走向形式化、展览化、多样化时,秦金根锁定目标,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当今书坛,在大多数人将热情投注于形式变化、字态造型和布白多巧的状态中时,尤其是在苏东坡行书被冷落的现状下,秦金根却定位于此,致力于对苏、米书法意韵上的把握、研习和积累,因而显得特殊。我想,这正是他思考、分析和不赶潮流的结果。
从秦金根的书法作品分析,其书以苏东坡书法形态为基础、以米元章刷字笔法为辅,以表现不激不厉的蕴藉之风。从他的书法来看,他没有受到所谓“民间书法”———即古人随便一挥的拙劣之字的影响,而是讲究用笔的精到和结体的清雅,我想这正是他高明而又睿智的选择。cdn-WWW.2586.WaNG他用苏东坡的沉郁、米元章的清爽来表现自己的审美选择,形成他气息高雅的书风,显示出与当代书法的不同之处。虽然,秦金根的书法在继承上有余、创新上略显不足,但他已不同于时人,与当前书法创作比比皆是的“鲜明独特的形式”形成对比,其讲究用笔、结体实属少见。当人们的审美眼光不满足于变化多端的现状时,时风将成为流弊。这反而显示出秦金根书法的特殊性。我想,这正是他的高明处,也是他书法内涵的深厚体现。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句名言:“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秦金根书法的内涵更体现在其作品的高雅气息中。
读秦金根的书法,作品中更多流溢出的是书卷气。书卷气是书家通过读书、修炼而透悟、流露在书法中的意韵和风度。秦金根在工作极忙之时,也不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总是抓紧时间读书、研究和创作。在忙碌中积累,在喧闹中求幽静,从中获得吐纳与进取的力量,使自己保持着传统书家的书卷气,探索着苏、米书法的字外之才、字外之意和字外之韵,这也是他书法始终蕴涵着丰富内涵的又一原委。(秦金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书画世界》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