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今日开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3年6月6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美术文学处处长安远远、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曹庆晖出席了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并致辞。王璜生馆长在会后带领媒体记者参观了此次展览,展览精选了数十幅央美美术馆馆藏国立北平艺专时期的中国画作品,王璜生馆长与安远远女士也对本次展览的细节等问题接受了中国艺术网的采访。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接受中国艺术网采访

安远远女士接受中国艺术网采访 关于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 自去年11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出以来,引发了学界与公众对“北平艺专”历史及人物的较多关注及深入研究。Cdn-wWW.2586.WaNG不少专家学者参与到北平艺专及民国美术的研究工作之中。今年4月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北平艺专与民国美术”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几十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提交了30多篇专题研究的论文,大部分涉及“北平艺专”,这对中央美术学院校史的完善,特别对研究“北平艺专”在民国时期文化艺术及艺术教育方面的贡献、成果及特点,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而且厘清、补充和挖掘了很多历史问题及文献资料。中央美术学院正紧锣密鼓迎接2018年的百年校庆,对一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学院的百年历史,尤其是她在不同的历史及社会文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意义做深入的研究与呈现,这是中央美院人、美院的后来者的文化职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获得了文化部“2012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奖。继“西画部分”陈列之后,央美又进行了“中国画部分”的研究和展出。创办于1918年的中国最早的国立美术学校,从一开始就考虑并着手设立“国画科”问题,并且,这一代表着中国本土及传统艺术的学科,在“国画”进入中国的现代美术及现代艺术教育的格局与进程,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个开先河的美术学校和艺术教育学科,在复杂的历史变迁、特殊的社会现实、混杂的文化观念和多变的人事纠争中,北平艺专的“国画—画学”流变及历史轮廓,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较清晰的勾勒,包括人物、事件、学科建制及意义等等。正如这次北平艺专“中国画部分”陈列的学术主持曹庆晖副教授撰写的专论点睛式的题目:“丹青碎影里的画学流变”,“丹青碎影”,央美人在“碎影”之中,在疏缺的历史文献、作品藏品、基础研究等等中,来艰难梳理和展示北平艺专的“画学流变”历史。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