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铁保行楷书《临各家法书册》
  铁保与成亲王永瑆、翁方纲、刘墉并称清代中期“书法四大家”,楷书、行书均是他的强项。他毕生热爱书法,这从其诗中即可观见:“半生涂抹习难除,一任旁人笑墨楮。他日儿孙搜画箧,不留金币但留书。”临帖是书法家的必修课,铁保一生坚持临帖不辍,直到60岁以后仍以临摹为日课。其书法由宋元上溯,直追晋唐,对苏轼、孙过庭、颜真卿、怀素、王羲之等名家书法均有深入研习,可谓转益多师,广收博取。据《铁公神道碑》记载,他的书法“楷书模平原,草法右军,旁及怀素、孙过庭。临池之工,天下莫及”。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临各家法书册》,计12页,每页纵24.8厘米、横38.6厘米,引首钤有“剑胆琴心”印。此书册由两段组成,前段楷书临颜真卿《告身帖》,后段行书临《送刘太冲序》,均有作者自题,为其晚年手笔。铁保自云:“目力大损,执笔如坠云雾。”但因其功底深厚,又一丝不苟,故笔力结实,惜乎受时代气息之局限,韵致终嫌稍逊。铁保临帖比较独特,注重师古而能出新,融会贯通。他曾在一件临习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写出这样的感受:“《兰亭序》最重行间章法,余临书乃与原本有异取,不必规规相袭也。”这件《临各家法书册》何尝不是这样?他在总体把握颜体宽博开张、雄浑大气的基础上,又出以己意,不拘泥于古人,不讲求每一点画的细微相似,不矫揉造作,做到既丰润又深厚,既妍丽又遒劲,既气势恢弘又含蓄内敛,精、气、神完美统一。cDN-wWw.2586.wanG作品率意天真,自然天成,形成雄厚浑穆、骨壮筋强、遒劲流丽的书法气象。唐戴叔伦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有“神清骨竦意真率”的说法,与铁保书法亦相合。

\

\

\
 

  由于铁保在书法上用功很深,因此论书亦颇具见解。他曾说:“作书如做人,以自然流行,不假修饰为妙”;“名书如名士,如美人,必容貌、气骨、精神、脉络色色完备,始争上流。近日丰者无骨,瘦者不腴,气魄胜者剑拔弩张,风韵胜者柔姿媚态,皆非书家正格”。这样的书写观念,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铁保在书画方面均造诣很深,擅画梅花,书法先后辑有《怀清斋字帖》、《怀清斋法帖》,无不为学人所珍重。

  铁保(1752-1824),旧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字冶亭,号梅庵,满洲长白(今吉林)正黄旗人。他出身于武将世家,却不喜骑马搭箭,而酷爱习文。他21岁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后任户部及吏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升礼部侍郎,主持京师会试和山东、顺天乡试。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兵部侍郎兼奉天府尹,后任漕运总督。嘉庆七年任广东巡抚。嘉庆十年升为两江总督,管理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嘉庆十四年,江苏发生知县冒领赈灾银两并毒害稽查官员大案,铁保被以“吏治日弛、酿成重狱”的罪名革去两江总督职务,发配新疆。面对人生的坎坷与波折,铁保处之泰然,不向命运低头,转而移情诗文书画。如他在新疆所作《妫娜曲》中有“当筵醉舞号妫娜,对对红妆耀金饰。低昂应节态婆娑,翩若惊鸿曳双翼”句,描绘出民族舞蹈的美妙情韵。铁保在读懂书法的同时,也读懂了舞蹈。此所谓艺术相通。

  铁保还曾任八旗通志馆总裁,他总领编撰的《钦定八旗通志》共356卷,为一部关于八旗的史料集,对研究清史、满学,尤其是八旗制度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他还主持编辑了汇集满人诗歌的《白山诗介》,收录140余人诗作近800首,在此基础上,又编成《熙朝雅颂集》134卷,为保留满族文学遗产付出了大量心血。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