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解读姚最的《续画品》
  【原文】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骋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孰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至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荀、卫、曹、张,方之篾矣;分庭抗礼,未见其人。谢云声过于实,良可于邑。列于下品,尤所未安。斯乃情有抑扬,画无善恶。始信曲高和寡,非直名讴;泣血谬题,宁止良璞!将恐畴访理绝,永成沦丧;聊举一隅,庶同三益。夫调墨染翰,志存精谨;课兹有限,应彼无方。燧变墨回,治点不息;眼眩素缛,意犹未尽。轻重微异,则奸鄙革形;丝发不从,则欢惨殊观。加以顷来容服,一月三改,首尾未周,俄成古拙。欲臻其妙,不亦难乎?岂可曾未涉川,遽云越海;俄睹鱼鳖,谓察蛟龙。凡厥等曹,未足与言画矣。陈思王云:传出文士,图生巧夫。性尚分流,事难兼善。蹑方趾之迹易,不知圆行之步难;遇象谷之风翔,莫测吕梁之水蹈。虽欲游刃,理解终迷;空慕落尘,未全识曲。若永寻河书,则图在书前;取譬《连山》,则言由象著。今莫不贵斯鸟迹,而贱彼龙文。消长相倾,有自来矣。故断其指,巧不可为。杖策坐忘,既惭经国;据梧丧偶,宁足命家?若恶居下流,自可焚笔;若冥心用舍,幸从所好。戏陈鄙见,非谓毁誉;十室难诬,伫闻多识。今之所载,并谢赫所遗。CDN-wwW.2586.WANg犹若文章,止于两卷。其中道有可采,使成一家之集。且古今书评,高下必铨。解画无多,是故备取。人数既少,不复区别其优劣,可以意求也。湘东殿下(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湖醮鼎图》)右天挺命世,幼禀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画有﹃六法﹄,真仙为难。王于像人,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治。斯乃听讼部领之隙,文谈众艺之余,时复遇物援毫,造次惊绝,足使荀、卫阁笔,袁、陆韬翰。图制虽寡,声闻于外,非复讨论木讷,可得而称焉。刘璞右胤祖之子,少习门风,至老笔法不渝前制。体韵精研,亚于其父。信代有其人,兹名不堕矣。沈标右虽无偏擅,触类皆涉。性尚铅华,甚能留意。虽未臻全美,殊有可观。
  
  【全译】
  
  绘画是极为精妙的,不容易说得透彻。虽然有其固有的传统,但表现形式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画家胸中蕴涵万象,笔端传写千年兴衰。因而九楼之上,绘写了很多神灵的图案;四门墙壁,所绘皆是先贤圣哲的画像。云阁上的功臣、义士之画,使人产生崇敬、钦佩之感;掖庭中“昭君出塞”的图画则让人发出骋远离别之叹。但这些都已久远,难从画迹中得知详情。现在还存世的画作,有的由于作者早已离世,如果不是渊识博见的人,谁能考辨它的精粗、优劣?只有剔除事物浮光掠影般的表面现象,才能深入内部去穷尽它的精微、深奥之理。然而,一切事物均有逆顺,每个人都会经历盛衰之变。有的画家虽年少但作品价格不菲,有的到了壮年才声名鹊起。因而相比之下,难免有优劣错杂的现象出现。
  
  至于顾恺之的绘画之美,超越自古所记载的画家,矫然独步,自始至终无与伦比。他有如神明,不是庸碌之辈所能仿效的;又如日月光芒四射,哪里是学识肤浅者所能理解的?就是拿荀勖、卫协、曹不兴、张墨这样的大画家与顾恺之相比,也是有所不及的。而能与顾恺之分庭抗礼的画家,至今还未见到。可谢赫却说顾恺之“声过于实”,实在让人郁闷。把顾恺之列于下品,尤其让人难安。这乃是谢赫对顾恺之的毁誉,而没有公正地评价顾画的好坏。现在我总算相信曲高必然和寡了,只是这并不影响名曲的价值。错误的评价又岂能埋没和氏璧的闪耀光辉呢?我恐怕后来者想要研究绘画作品的优劣,却没有真正的标准可以依据,从此真理消失,因而于此姑且列举一隅,以起到“三益”的作用。
  
  在调墨、染毫之初,就应该志存精微、谨慎,以有限之笔迹、墨痕,去表现无限的万物世象。墨迹变化往复,点染迅疾不息,直至眼光眩迷于素色底子,还意犹未尽。笔迹墨痕的轻重略有不同,就会使真实、高雅的形貌变得虚假凡陋;有丝毫不当,欢悦与悲惨的表情就会描绘不准。加之近来潮流的妆容和服饰时常改变,画作还没有完成,画上人物的容服就已经过时了。要达到高妙的境界,难道不困难吗?又怎能还未曾涉过川流,就急切地向人炫耀说自己已经越过了大海;刚刚看到了鱼鳖,就说已经见到了蛟龙?凡是这种人,均不能与之谈论绘画之理。陈思王曹植说:“文章出于士人,画图作于巧匠。”人的秉性不同,所从事者就有分别,很难兼善。追踪方形足迹容易,却不一定知道追随圆形步履的难处;能够依靠象谷之风飞翔的人,不一定
  
  能在吕梁之水中自由蹈行。虽然想像“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可能会迷惘;空自羡慕能使灰尘落地的动人歌声,却不一定能全面、深入地知道和唱出这样的歌曲。如果追溯图画与书法出现的先后,则图画早于书法。如以《连山》作譬喻,则文字是由卦象而来的。今天 的人无不以书法为贵,而轻视绘画。书法、绘画此消彼长,相互倾轧,自来如此。因而工倕断指,则巧艺不可为。如果像《庄子》中所强调的“杖策”、“坐忘”那样无所作为,便不足以使绘画有助于经国大业;如果像《庄子》中所强调的“据梧”、“丧偶”那样无所事事,又怎能成为大画家?如果甘愿居于下流,自可烧掉画笔,不再孜孜以求;如果能潜心灵活运用,则幸好能坚持自己的绘画爱好。
    
  以上随便陈述我的浅陋见解,并非存心诋毁与赞誉。因为众人眼明心亮,难以诬枉,所以应该积蓄见闻,增长知识。这里记述的,全是谢赫《古画品录》成书以来未见于载籍的。尚且文章只有两卷。其中资料、观点如有可取之处,可使之自成一家之说。且古今评论书法,对高下总要加以权衡。我对绘画了解不多,这里记载的仅供后来的研究者参考。因为所记画家及作品较少,所以不再区别优劣,读者可以自去体会、寻求。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