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追寻中国艺术的本原之再现
  钟士敏,一位年轻的画家,他的作品在清静中追求一种高远的意境。认识他还是在一次偶然的写生旅途中。(时中国长江三峡画派应云阳县政府之邀前往实地采风写生)我看到他的作品还是宾馆里,大家传阅着一本十六开的册页,绘制着精美的写生作品数幅。一幅幅看来令人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倪赞,王蒙的笔意吗? 在交谈中,得知他对这些先辈大师推崇备至,对他们的艺术及其思想曾做过精心的研习。这些作品中的一丘一壑,一树一石勾、皴、擦、点、染无不透露着古人的笔墨意境。常言说得好笔墨当随时代,前些年有许多的人对笔墨的认识和表现,对笔墨与时代的关系不清楚,或者说是很混乱,在一片争论中,许多画画的人迷失了自己。但士敏君却牢记其师管苠岗的教诲,从传统中去吸取营养,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探寻着传统笔墨与时代之必然联系。

  他是幸福的,一方面他能认真的、心无旁骛的研习古代大师的技法。另一方面,他又能在生活中的山山水水里去找寻时代的音符,并随之以点墨赋彩。

  生活中给人文静印象的他,对艺术的追求却是如饥似渴的狂放、执著和热爱。在写生过程中,我常常看到他满怀激情却又心如止水的对境写生,收取着创作的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士敏的创作中得到了印证。他强调用笔的书写性,力图用传统笔墨表现时代风貌,舍弃了时下时髦的特殊技法的运用,追求画面的可读性,耐看性,意味深长。试图通过这些技巧把四川山水的雄秀与恬淡的唯美进行再现。

  其早期作品追求形式感,构成感。CdN-wwW.2586.WanG以愉悦之视觉冲击为作品的主要语态,以其在黎昌杯第四届全国青年画展获银奖的作品《流水无人自管弦》为例,两张四尺纸拼帖的竖幅构图,山石多用烘染,云也是层层淡染,追求的是淡雅的韵致,形式感强的条幅构图引人入胜。在近期获全国首届山水画双年展优秀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风格已开始发生变化,用笔更体现出书写性,即便是在对行云流水的刻画中也是如此。充分的将传统艺术和现实生活进行完美的结合。满幅式的构图形式将大山的雄秀,用细致的笔法及多变的墨色,精心的刻画出来。在构图上运用了上仰式构图形式,通过山体的变化,林木的排列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把我们的思维拉回到了遥远的时空,幽谷森森,松林满山,给人以美的享受。

  士敏的画多以表现薄雾蒙蒙的西蜀风光,画面精致唯美,试图表现中国文化的一种境界,用他的话来说“他较为注重笔墨的表现力,追求中国艺术本源的思想情怀”。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