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松秀苍茂——钟士敏的水墨世界
  中国山水画在宋以后壁垒最为森严,“南宗”“北宗”固然是画家所走的门径,而大痴,北苑,石田,苦瓜,也有不少人遥接衣钵,至现代,更有抱石,可染,俨少,宾虹等大师林立,似乎无论往何处走,总会有坚固的系统在等候,所以要在山水画上做出突破,总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时代不允许停顿,艺术总要发展,思想,材料,工具,大的社会背景都直接或间接的促使绘画出现新的图式和面貌,也正是这样的改变,推动艺术在不断的发展。

  钟士敏,正是这条路上辛勤跋涉的行者,几年前,在一位朋友的家里看到了他好几幅作品,都是临摹古代的绘画,第一个印象是对古人做了仔细的研究,云水,溪流,树石,点景均一丝不苟,透露出一种与古人“血战”的坚韧劲,可以看出他对传统的学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次是整个画面比较安静,渲染,用笔平缓,不徐不疾,透露出一种静气,在现代社会都普遍浮躁的情形下,这种安静是难能可贵的。

  时光易逝,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又有好几次在展览上看到他的作品,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发觉他的作品也越发成熟起来。近年来更是在全国大展中频频获奖,也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自董其昌提出南北派以来,时至今日,北派和南派的山水都还有很大的差别,北方的自然地貌干燥,植被少,山石结构清晰,而南方空气湿润,植被多繁复,山石平缓,就形成了北派的浑厚重野,南派的清秀淡灵的不同的绘画特征。CdN-wwW.2586.WAng

  看士敏的画,可以感到他正试图将南北山水融为一体,格调天真自然,以淡泊取胜,有一股轻松,飘逸,典雅之美,他能轻描淡写却韵味十足,同时画中也袒露着他的一种性格:自如、宁静、向上;为了增加其作品的写意性和抒情性,他的画大多不用色彩,全靠纯水墨来构造其山水世界。众所周知,纯水墨的作品在反复皴擦中最容易将画面画脏,画腻,他却能很好的把握分寸,其画大多用肯定的线条勾勒山石,并把结构梳理得很充分,再施以或干或湿的皴擦,有时一两次不足以表现其深厚,再三四次,不厌其烦。这个方法同样也用在树木的处理上,他将古人的笔意和现实中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注重树木本身的穿插,安排,以及树木和山体的关系,总是将林木中透露出的缝隙,及缝隙后面的云气,水汽,溪流,岩石表现的很充分。现在有的山水画比较单薄,没有内容,在表现空间感及画面的深度上有欠缺,就是因为没有对物象做深入的研究,以及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在用笔用墨上也是多种方法并用,中锋,散峰,泼墨,不一而足,这样出来的效果是画面结构严谨,丰富,无论是烟霞之色还是林泉之景,无不充满诗意,含蓄,隽永,深厚。他作画不起稿,只是在构思的时候有一个事先的安排,在画到中途的时候总会因为画面的需要而改变起初的构想,但丰富的画面组成总是会为多种变化找到突破口,随意生发,山峦,河谷,溪流,飞瀑,平台,总会在统一的构图上作出精心的安置。并且有意识的保持高远和深远的满构图,千峰万壑,密箐深黝,深邃奇崛,形成了刚柔相济,松秀苍茂的新风貌。

  士敏君常怀独行之德义,隐于市井,与古人所谓的岩穴上士一样,寄情于笔墨之间,俯察品类人生,仰观宇宙山水,弘写胸中逸气,自由表叙内心情怀。都说画如其人,观士敏的画,总会为其间中透露出的超逸和灵性所感动,对这位默默耕耘,已经在画坛初露头角的青年画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有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巨大的潜能,期待他有更大的成就。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