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众名家点评山水画家张尔宾

   ■林散之(著名书法家)

  粗笔细画,细笔粗画,筋骨血肉俱备,方为佳作。尔宾学画甚勤,理法亦甚明,若循步前进,可望成就。此幅略加皴点,以归之,聋叟作画宜黑白分明,书法计白当黑,画亦如此,能领略黑白二字,思过半矣,尔宾好为之,聋叟又识。

  ■马鸿增(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尔宾的山水画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的“图式”,这是因为,在“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统领下,画家应目会心,物我交融,景象既异、心象亦异,如此笔下的艺术意象必然随之发生种种变化。对传统笔墨语言熟练而全面的掌握,使尔宾能够根据创造不同艺术意象的需要而自如地选用不同的画法,而且能够保持一种品位纯正的审美气象,这是仅有一两手“看家本领”的画家所不可能办到的。化合大自然和驾驶笔墨的能力,是衡量中国画家美学品格高低的重要标尺,尔宾的画艺是经得起这把尺子的检验的。

  ■尚辉(著名美术评论家 上海美术馆学术部研究员)

  尔宾的笔墨语言就是在和这种深刻的现实感觉与真实的视觉表达的反复而艰难的对应组合中凸显出来,他将石涛、程邃浑茫苍辣的秃枯之笔糅入宾虹、松岩秀润华滋的墨韵层次,既有粗头乱服的苍拙率真,又有华滋深厚的润泽充沛,笔墨层次显得特别的丰富沉郁。以平中寓奇或雄奇磊落的结构显现自然鲜活生动的细节,富有一种真切感人的魅力。它的境界也从荒寒、萧散、冷寂过度到平和、充盈、瑰丽之中,体现了切近人生的审美情怀。cDN-wWw.2586.wANG

  ■郑奇(著名美术史论家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今观尔宾之画,确实承江苏画派之正脉,得南京山水之神髓。于洒脱中见浑茫,于粗犷中见精微,于雄豪中显韵味,于简朴中显丰厚,是尔宾的上乘之作。《燕矶临流》则以草书笔法写山体结构,浓淡干湿自然渗透,松灵清新……凡此等等,可见尔宾足以雄踞南京画坛,殿军江苏画派。

  ■俞律(著名作家 文艺评论家)

  尔宾作画,于今40年,积40年之经验,终于进入创作的冷静期。冷静是成熟的表现。他现在坐下来静下来画,十日一山,五日一水,竭力排除人世间的尘嚣之气,稍安毋躁,以冷静的构思与冷静的行笔相结合,乃出现难得的“净”的效果。

  ■顾骧(著名美学家 文艺评论家)

  我读尔宾的山水画,深感他的重要成就,有以下三点特征:

  一、取法乎上,师法鹄的标高。他得名师林散之之指点,从黄宾虹作为切入点,上溯历代前贤,吸纳中国山水画传统艺术之精华,这是不同凡响的艺术眼光,是一项高明的战略举措。尔宾先生对大师的作品朝夕临读,手摹心追、苦苦求索,细心体悟,学有所成。尔宾先生创作起点高,作品大气、浑厚,盖源于此。二、创作与理论兼美。尔宾先生不但在创作上取得了如此重要成就,实力雄强,而且,存有进一步攀登艺术高峰的巨大潜能,这是因为他有扎实、可观的理论能力与资源。三、传统文化涵养之丰厚。读尔宾先生作品,深感他对国画传统中精华的领悟,他的笔墨语言背后的浑厚,是尔宾先生创作成就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