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女孩,很蓝的天,水天相接,时尚的少女倦倦地伫立在那儿,淡淡的着妆,一派闲暇的味道。
大多数情况下,欣赏王淑平的画,背景都会被省略,大面积的平涂只是联想和暗示,这种联想是由人物的着装引发的。同样,人物也画得很省略,身体都画得很平面,只有淡淡的阴影,而且不是很准确。色彩也不是很强烈,但她巧妙地运用了补色关系,仍然使我们感觉到色彩的明快。现代主义非常宽泛,从后印象派到巴黎画派,五花八门,但这种形式感的或平面化的画法,也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之一。以形式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绘画也有它的毛病,对形式的刻意追求往往变成为形式而形式,变成几何图式的无意义的重复,个人的感觉和生命的体验都被形式掩盖了。从这一点看,王淑平的画又不是很现代,因为她的画有着很强烈的感受性,那些形象和形式像是从她的心里生发出来。如果说王淑平是以自己的意识为题材,那就是说她画出了对生活的感受,画中的人物都是来自她的生活经历。当然,她不是如实地记录生活本身,而是记录感受与意识,尽管如此,这种经验的如实性还是带来真实的变形,画面上淡淡的波普意味就是这种变形的结果。
在王淑平的作品中,形象似乎比形式更加重要,某种程度上,形式又被形象带动。CDn-www.2586.WAnG形象的来源是时装模特,但又不很确定,因为她们既没有时装也没有表演,只是简单的比基尼,而且没有特定的地点和空间。人物被抽象化了,和她的形式一样,如同记忆的朦胧和虚幻。人物画得很轻松,也很平面,形象比较雷同,有一种整体性。这种形象的表现不是为了形象的塑造,也不完全是形式的载体,而是画家的内在需求。
在很多作品中,模特儿身上都挂着把小锁,这好像是一个符号,有某种象征和暗示。生活中的巧合并不鲜见,画家对特定巧合的选择却是有着潜存的意义。在她的画中,人物确实是封闭的,背景的空无意味着超现实的空间,只有在这样的空间,人仿佛才是自由的,裸露的身体,独自的彷徨。
王淑平的画也具有双重性,即图像的语言和形象的喻义。图像的语言不是指图像的挪用,而是指流行文化的视觉方式,对她而言,即是时装和时尚。在这种方式下表达的形象已不是形象的真实再现,尽管她在形式表达上会不自觉地选择她经历的形象。在图像语言的作用下,这些形象具有广告的特征(时装表演本身也是广告的形式),形象虽然不是直接的广告,但如同符号一样指示着另外的事情。这些事情不是暗示和隐喻,而是种转喻,是用事物(时装)的一些属性和影响来代替事物本身。这样说似乎有些深奥了,但王淑平的画确实不能直观地阅读。一种语言和图式很容易挪用,而个人的经验和心理则很难重复。画家自身在消费社会的独特的经验通过形式和形象反映出来,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人群在这个条件下的精神记录。当代绘画的意义也体现在这儿,图式不是现成的索取,即使是广告式的图式。只有在体验图式的过程中,在个人经验的灌注下,形式才有意义。王淑平在开始创作时,确实面对着丰富的积累,她的成功就在对积累的开掘,如果要继续开掘,还必须返回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