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纪清远 卢平

\

  纪清远有着值得叙述的家族背景。远的有任乾隆朝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的六世祖纪晓岚,近的则有其二姑纪碧环嫁给了齐白石的公子齐良迟。远的关系是一种血缘和文脉,近的则直接影响了纪清远步入画坛。纪清远不到10岁就开始学画,父亲常带他到齐家串门,他的画得到了姑父齐良迟的悉心指点。纪清远21岁时,处女作《大院新春》就入选了北京市美展,以后又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展中获奖。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他成为北京画院的专职画家。

  卢平从小就在身为画家的父亲的影响下随手涂鸦,13岁时被破格录取到1971年秋刚成立的成都“五七”艺术学校,16岁就有作品入选“四川省年画展”,由此有了“小才女”之称。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

  他们之间的缘分始于1982年,纪清远跟随著名画家周思聪等人去四川写生,他与卢平一见钟情,经过三个月的两地飞书,于1983年春节喜结连理。两年后,卢平由重庆调入了北京画院。

  或许是受家族历史的影响,纪清远一直钟爱历史题材。他先后为许多历史人物造像,也不断画古代诗词意境。cDN-wwW.2586.wang他的画受到蒋兆和的影响,比较注重人物的造型。他借鉴了西画的明暗表现手法,以写真的方法达到传神的目的。他比较注重绘画语言和形式,以表现出时代的特性。纪清远也画现代人物,如《紫荫茶艺图》《高原晨光》《夕阳牛背影如山》等,都反映了当代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比较而言,同样是作为人物画家的卢平在题材上则是以女性为主。她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女性特有的精心与细致。她所画的题材有表现少数民族女性的,也有表现现代都市女性的。前者,她着眼于少数民族女性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情境,将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别的趣味呈现出来;后者,她揭示了现代都市女性的心态,那种闲暇的惆怅背后更多的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特性,很容易让人们联系到当代女性的一些问题。卢平比较注重画面中环境与意境的关系,每每以不同环境的表现来营造主题意境的氛围。因此,她的画比较丰富。

  1991年和1992年,“卢平、纪清远伉俪画展”分别在成都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此后,伉俪二人集体活动较多,名字也经常联系到一起。(陈履生)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