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柳树扬起了轻柔的腰肢,桃树也在绽放艳丽的花朵。春光中,一位艳丽的仕女手持铜镜,正在为自己专心致志地轻轻描眉。这就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画家陈崇光笔下的《柳下晓妆图》。
我的目光在不断地追逐,那一片鲜活的柳枝,袅袅婷婷,缠绵细长,与画一起编织着春天的梦想。柳枝下,有美丽女子在梳妆打扮,举止神情尽是低浅吟唱,樱桃小嘴也正微笑多情。也许她是要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想起心爱的人,心跳加快,春心荡漾,面色绯红。
上方,明明有柳枝的衬托,却在那仕女的旁边又长着一株三月的桃树,那一大一小树木的照应,给画面梳妆女子倍添了一份妩媚与多情,桃花出篱,粉红扑面,虽然只是躲在一旁嫣然一笑,也足令人销魂。再靠近,细细看,方知是花蕊半绽,一副含情脉脉的模样,流溢着青春的芳菲,轻俏而不失风情万种。
陈崇光早年学的是雕花木工,涉入画门之后,尤善双钩花卉,他到底有着雕花木的功底,细看那垂柳,下面枯杆刚劲有力,上面柳枝条条,叶叶细长,宛如无数道精雕细琢的月牙,柳絮花勾勒均匀有致,密布有方,生动逼真,让人感觉如入一片柳园佳境。cdn-WWW.2586.waNG桃树也不甘落后,灼灼桃花应对柳枝,争奇斗艳。古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在刚劲挺拔之中描绘出柳枝的婀娜多姿,是一种难得的工笔,这当中,有轻有重,有粗有细,让整幅画面看上去清新淡雅,婉约动人。而那些优美的线条,也同样让仕女服饰上的绫罗绸缎,倍显细腻而又柔软,裙裾飘飘,风情流动。
通常,大家闺秀梳妆浓抹是在闺房古香古色的梳妆台前进行的,必然是端坐姿势和专注神态,而在陈崇光的笔下,却是仕女迎着春色,步出家园,倚于柳侧。她除了寻春之外,还要趁着美好的春光好好修饰自己一番,哪个少女不怀春?为了追逐自己心中的那位书生,而精心描绘脸庞。看得出来,她热爱生活,相信爱情,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只要有了春的滋润,爱情、友情、亲情都会如花烂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柳下晓妆,其实是一场为青春绽放而作的注解。若是没有一颗细致观察生活的心,又怎能在这个春光盈盈的时刻,描绘出一个如此美妙的情境?(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