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名家语录
\

  《石桥无路访神仙》

  寇镇

  曾用名石磊,仲辰,生于天津,现为济南大学美术系教授,东方书画研究会、九州书画社、北京《湖社》、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翰林书画院、龙虎书画会、清风书画协会等顾问,首都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美中艺术家联合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中国画画活物,画有生命的东西,讲究情趣和韵味;西洋画画静物、画死物较多,画鱼也是盘中的带血的死鱼。

  ■西方的古典油画是讲科学的,它的透视、构图、色彩及光线,是在科学基础之上展开的,要求一丝不苟,按科学比例去创作;而中国画更讲究随心所欲、气韵生动。

  ■尽管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体现意境上是相同的,所谓“艺术没有国界”。但形式反映的是内容,艺术形态的不同,就存在本质的区别。

  ■100多年前就有人曾想用郎世宁的办法来改良中国画。郎世宁是西方传教士,清代康熙时来到中国,为御用画师。CdN-www.2586.wanG他用折衷办法改良中国画,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推崇,甚至有人说这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

  ■郎世宁画了大批作品,画得很精细、工整很有特色,有的像照片。但严格地说它不是中国画,应是一种中西合壁画。这里包含一个基本评价标准的问题。西画我们要学习借鉴,要西为中用;但不能全盘照搬,要符合中华文化这个大环境的特色。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铸造了中国画,必然形成中国的笔墨文化。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辩证规律,中国画的黑与白、虚与实、繁与简、远与近等均在辨证规律之中。

  ■中国画讲笔墨、讲人品、讲内涵、讲画外之意。中国画的“线”,具有人性化,墨分五色,有情绪舒发。西方的油画也有“线”,同样用线,但有本质区别。

  ■笔墨,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不断探索发展形成的。一支毛笔,软硬兼施,见骨见力,绵里藏针,力透纸背。充分体现中国古典哲学“柔中有刚、刚中见柔”的辨证关系。是一种心境的抒发。

  ■刘勰《文心雕龙》:“人文之元,肇自太极。”中国画黑白相映,各在其中。充满了辩证法。这个辩证规律,正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它蕴藏在老子“玄之又玄”的太极图辩证规律之中。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