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扑灰年画俏起来

别先生创作的作品小样《武财神》。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高密扑灰年画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已然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年俗文化的形象反映,扑灰年画寄托了老百姓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安泰、驱灾辟邪的美好生活愿望。春节将至,在高密市的市集上 、店铺里,年画的定制与买卖蔚然成风,让人嗅到了越来越浓的年味。 年画热卖,家堂、族影要预订 1月12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高密市几家扑灰年画的店铺发现,随着春节临近,不少扑灰年画的艺人都分外忙碌,在自己的店铺里描的描,画的画,或起稿,或上色,赶制着手中的一幅幅年画。“这些扑灰年画、半印半画都是客户们提前两三个月就预订好的,我们要赶在春节前交货。正在给一幅内容为文财神的年画上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别世杰先生告诉记者,一踏入腊月的门槛,很多扑灰年画艺人都和他一样起早贪黑忙着赶“订单”。“前些年,扑灰年画的订单非常少。但是近几年,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加之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别先生一边画一边说道,现在收到的订单一般都是客户家族里祭祖用的家堂、族影、文武财神等,由于其尺寸较大,画起来比较费时,所以要提前预订,以免耽误使用。CDN-wWW.2586.WAng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扑灰年画的内容多喜庆祥和,因此常用于民俗节日,以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接、驱灾辟邪的愿望,所以每年春节前,都是扑灰年画的销售旺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市民的家中早已不再悬挂年画了,但是在高密乡间,家家户户按照旧俗,依旧要在除夕请财神、供家堂,以盼望着祖宗及过世先人们神灵齐聚家堂中,享用后人烟火供养并降下福祇 ,以保佑新年财源广进,福气安康。现今,扑灰年画增添了许多新的时代内容,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神像、祈福祝寿和世俗故事等,因此,在平日里,也有一些市民买来挂在居室里作为装饰用。 年画成藏品,市场正升温 “如今,年代久远的年画可真不好搜集,在过去,人们买回去以后,大多数都贴在墙上了,到年底,再揭下旧的贴上新的,一年一换不易保存。所以,现在的精品并不多。”爱好收藏的市民魏先生告诉记者,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收集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已经有20多年了。“年画历史悠久,汉代即出现‘贴门神’的习俗,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而扑灰年画作为高密独有的一个古老画种,至今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魏先生有些感慨地说,“如今,早期的年画已是凤毛麟角,像是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初期的年画作品,在普通市场上根本看不到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艺术珍品。” 据了解,高密扑灰年画相传起源于明代初期,发端于年俗,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它曾经辉煌过,也曾衰弱过,但始终没有消亡。如今,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2006年5月,高密扑灰年画被国务院确定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密扑灰年画”已然成为一个确切的、响亮的名称,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从事高密扑灰年画研究的人士越来越多,不仅有本土人士,也不乏外地的专家和学者。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象征,它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年画已经从农家的大门逐渐走进收藏家的书斋,成为一只被看好的“潜力股”。 年画面临传承新危机 “所谓扑灰,其实就是指扑灰年画制作流程的一道起稿工序,用柳条或者豆秸烧成炭条,用它代笔勾画事先构思好的画作轮廓,画成灰稿,定稿后拿白纸覆盖扑捺复制,印出线稿,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二十多道工序后才能变成漂亮的扑灰年画。”别世杰先生告诉记者,高密扑灰年画现有传承人约300余名 ,70~90岁老年传人大概占10%,40至60岁的中年传人占70%,40岁以下的青年传人占20%,中年画工已经成为扑灰年画的主流和骨干。记者采访别世杰先生时,恰巧别先生的一位姓王的学生正在给年画上色,“我跟随别老师学习年画已经两年了,别老师对艺术的追求让我感动,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据了解,王先生在一家药店工作,在周末和空闲的时间,他都会来到别先生画馆学习。“现在学习年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学东西快,有优势。像小王这样能坚持的不多了。”别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学生来他这里学习年画都是不收费的,为的就是让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据了解,扑灰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家族式的传承保护,让这门技艺绵延几百年而不间断。至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高密历届党政部门和宣传文化部门对扑灰年画做了大量的抢救挖掘、整理宣传、传承开发等保护工作,让高密的民间艺术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好局面,但是,高密扑灰年画也和一些颇有价值的民间艺术一样,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现在传统画风的高密扑灰年画艺人越来越少,其后代也由于画种所受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的影响没能或不愿接下班来,传统风格的扑灰年画作品濒临绝产。”魏先生告诉记者,前些年,一些民间艺术的热心人,费心从高密收集到的扑灰年画珍品,这几年由于展出、收藏、出售等,数量正在减少,加之保存条件及重视程度带来的经济问题的影响,高密扑灰年画正面临着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