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陈九龄:我一直带着“情”画画

    看陈九龄的山水画,总能从笔墨间找到家乡的影子,细瞧却看不出他到底是画的哪一处山水景象。正在湖北书画院展出“饮水思源 黄鹤归来系列展首展—尹定邦 陈九龄艺术展”上,您就能看到他别样的湖北山水图。记者昨天采访到陈九龄,他细细介绍了自己与故乡山水的情缘。     陈九龄说,画画最讲究“情”,不仅需要对所画物象有情,还需自己将对象过滤消化一遍。笔墨早已不是画画的工具,而是转化为抒发情感的纽带。笔如骨骼,展现山水强有力的精神,墨如跳动的音符,才能演绎出不同的水墨风采。     陈九龄把《宋人词意图》画了两遍,两张画的山水却都不一样。“宋人有词:水是眼波痕,山石眉峰皱,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我把山水当做美女一般,不同的心境,自然有不同的笔墨。”     3米6的长卷《故里寻梦》展现了鄂西风光,侗族长桥、流水瀑布、远山村落等风土景色尽收画卷,陈九龄画了两三天,他却解说自己画了十年,“画中的一景一物,哪一样我都画了十年。故乡的山水早已在我心中,闭上眼睛,一景一物都魂牵梦萦般入梦来。”记者细看《万古长江天际流》、《白云飞流入画图》、《浪花的欢笑》等画作,画中景色都有长江三峡的山水影子。Cdn-wwW.2586.WanG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画借用前人诗意,桂林之山如同从天而降,碧水如玉带。提款书: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人。陈老说,“淡泊自然能令事外有远致,这是艺术人格的心胸气象。”《结庐红尘外》中,丛山峻岭、高山瀑布之上一间茅屋,两位好友下棋抚琴。“起这个名字意在抒发心中的洒脱之情。”     陈九龄说,自己的水墨山水情缘与武汉有很大关联。“1975年,黄胄先生来武汉讲学,对我的山水画思维方法影响巨大。他曾说,一位理论家的著作再多,除了对你有用的理论,他其余的理论都只能算做学问。”     “黄胄先生的人物画生活气息浓烈,堪称现实生活的写生。他画画从不费纸,更不揉纸,一笔下去哪怕不好也依旧画完。我对此很不解,曾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您画的画造型不够准确?黄先生反问:你觉得任柏年先生的画,造型准确吗?广东的杨之光先生的画实在好,可惜画得太干净。”“我细想想,真的很受用。”     “李可染先生讲究将西方画的光感融入中国山水画中,他画山水带着‘匠意’。上世纪70年代末,他来武汉讲学时,我深切感受到他的这一理念。”(记者钟磬如)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